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排查隐患及时清零 轻信花钱就能提升排名 不离不弃的妻子 遗赠扶养协议
第20版:新民法谭 2020-10-26

不离不弃的妻子

张先生与汪女士是同一单位职工。张先生是服务员,汪女士从事财务工作,张先生比汪女士大九岁。工作之余两人相爱。汪女士找了个工人,且年龄相差九岁的消息传到父母耳中,掀起轩然大波。父母的阻挡没有动摇汪女士对张先生的感情,趁父母不在家,她偷偷拿走户口簿与张先生办理了结婚登记,之后在父母的反对下完婚。随着汪女士女儿的出生,汪女士父母无奈接受了这桩婚姻。

婚后的张先生很勤快,包办所有家务,汪女士只管带孩子,一家三口虽不富裕,日子倒过得有滋有味。谁知婚后第五年,张先生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瘫痪。汪女士赶快把张先生送医救治。夫妇俩收入有限,张先生的三弟先后资助6000多元医疗费,且平时一直帮助汪女士轮流照料哥哥。尽管如此,汪女士每天十分辛劳,除了上班,还要照顾女儿起居、读书。丈夫有护工照料,但汪女士还是不放心,因此白天再累,晚上还是坚持自己照顾。长假期间,汪女士因连续3天3夜陪伴丈夫未合眼,结果晕倒在医院。

女婿住院、女儿昏厥的消息终于传到娘家,双方亲家在医院第一次碰面。由于不同意女儿的婚事,打女儿出嫁后,汪女士父母从未与亲家见面。见女婿病得不轻,不要说治疗费是一笔大数字,就是今后的康复费用也是天文数字。于是汪母苦劝女儿放弃对张先生的治疗,赶快离婚。汪女士断然拒绝了父母。

在医院的精心治疗和亲属的护理下,张先生终于过了危险期,出院后被安排在康复医院。这时,巨额的康复费用令汪女士焦虑不安。丈夫生病住院,家中积蓄已用完,继续治疗必须负担每月5500元的康复费用。

因张先生的治疗与护理开销问题,围绕该留康复医院继续治疗还是回家或去养老院,一家人产生了分歧。汪女士想了三个方案:一是让丈夫出院回家照顾,无奈家里太小,连轮椅都推不进。二是去婆家暂住。但丈夫怕父母、三弟不同意,而且自己也不愿意回去。三是到养老院由专人护理。考虑再三,汪女士觉得家里已“山穷水尽”,坚持要送丈夫到养老院。这自然遭到婆家,特别是张先生三弟的反对。三弟认为该让张先生继续留在康复医院做康复治疗,至于费用自己可以每月资助2000元,不足部分应该与汪女士娘家“平摊”。实际上,汪女士娘家本就反对这桩婚姻,且自家经济也不富裕,不可能拿钱出来。双方争执不下,甚至恶语相加,不堪忍受双重压力,委屈至极的汪女士想到了自杀。在亲属提议下,张先生三弟作为婆家代表与汪女士一起来找我,让我帮忙出主意。

说实话,我被这家人感动到了。虽然现场大家互相说了很多过激的话。但我认为汪女士顶住娘家的压力,对丈夫始终不离不弃,让人敬佩。三弟之所以坚持让二哥留在康复医院,主要是为二哥今后着想,自己愿意每月贴补2000元,兄弟情令人感动。我认为双方都是为了张先生的康复,不应该相互指责。我觉得让张先生去康复医院是不现实的,每月数千元康复费,还不包括饭钱和营养费,即使有三弟的资助还是杯水车薪。我帮他们介绍了一个有康复功能且不收康复费用的养老院。双方欣然接受,第二天就与该院取得联系,不久把张先生送到该养老院。现张先生正逐步康复中,汪女士也如释重负。

人民调解员 青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