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玉佛禅寺启动生命关怀项目 沪青两地合作精准扶贫 口腔义诊通告 滑一下竟然骨折?小心骨质疏松症 疫情期间这个地方为什么实现“零感染”? 天气骤凉,警惕心脏“受伤”
第24版:新民健康/资讯 2020-10-28

天气骤凉,警惕心脏“受伤”

调查显示,低气温是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之一。寒冷季节是心脑血管病易发期,而且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作风险就会上升7%。在众多心脏疾病中,更加“青睐”老年群体的房颤更是不得不防。

●为什么气温骤降房颤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会增高?

1、血小板凝集增加

2、血压升高

3、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4、血液粘稠度增加

※秋冬季空气干燥,体内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加上在低温环境下,外围血管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增加心脏负荷,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人群,对这种环境变化更加敏感,如有不慎就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在老年群体中高发的房颤疾病,更是要当心。

为什么会突然得房颤?

很多人觉得房颤的发作是因为自身心脏的问题,其实环境诱因也是客观存在的。最近,心内科的患者和往常相比明显的多了起来。很多患者描述称自己有心慌、心悸、气急等症状,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其实是房颤发作了,其中很多已有较长的病史。在这个季节,很多患者都有一个相似点,就是平时症状不是很明显,在降温刺激下突然严重了起来。或许许多人会以为,这是降温后的正常生理反应,忍忍就过去了。其实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这可能是房颤最先出现的征兆,特别是在季节变换、感冒发烧时,交感神经兴奋,特别容易引起房颤,或者增加房颤发生几率,老年人尤其要当心。

数据显示,房颤患者的心房率能达到惊人的350-600次/分(正常情况下为60-100次/分),如此超负荷的运转对心脏的损害非常之大。更重要的是,房颤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心脏,其并发症更加凶险难防。房颤会引起脑梗死及其它脏器血栓,可使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增加2倍,而且由房颤引起的脑梗死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房颤?

1、定期查心电图

2、控制“三高”与原发病等高危因素

3、良好的生活方式,少食用刺激性食物

4、合理锻炼身体

5、保持愉悦的心情

有些老方法其实存在误区,甚至越帮越忙。大家务必注意!

●多穿衣服?

多数人认为寒冷季节只要多穿衣就不怕生病。实际上,这并不科学。不建议穿很多层衣服,许多衣服套在一起穿,会导致呼吸不通畅甚至血液循环不畅。

●热水泡脚?

冬天热水泡脚,有改善循环的作用。但对心血管病的患者来讲,过热的水温或过长时间泡脚容易因外周血管扩张而适得其反。

刘旭教授一直强调房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期是在阵发性房颤往持续性房颤发展的时候,一旦错过之后,治疗起来将会非常棘手,而且凶险的并发症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降临。所以重视房颤,及时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刘旭

上海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交大领军人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心房颤动诊治中心主任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病患提供帮助,刘旭主任将于10月30日(周五)上午8:30-10:00,在上海市徐汇区淮海西路241号胸科医院门诊楼4楼5号诊室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服务,有需要的市民可带相关病例前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