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摄影 记者 郭新洋
“尽管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但画廊在西岸博览会上的销售方面超出了预期,并且有机会接触新客户和新机构,证明上海是个一流的国际艺术平台。”艺博会闭幕的当天,望着天边被霞光镶上金边的云朵,从去年12月就开始筹备第七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里森画廊亚洲总监董道兹不由深深感叹。在全球各大国际艺术博览会普遍缺席的当下,上海成为全球唯一艺术市场全面重启的城市,属于上海的“艺术时间”在国际艺术圈里产生了巨大的回响。
热情的观众,积极的买家,忙碌而倍感惊喜的画廊,滨水的西岸艺博会西岸美术馆、位于市中心的ART021、偏安城市一隅的青年艺术博览会,在过去的一周里,场域与场域之间的能量互相辐射,艺术作品的等级错落互补,构成了艺术市场的丰富性,预示着未来国际艺博会的风向标。
未来可期,一切才刚刚开始。
国际画廊大牌云集
根据相关统计,在西岸艺博会主画廊单元参展的50多家画廊中,仅VIP开幕当日,有销售的画廊比例就至少达到了80%。其中,25家画廊的销售总额至少达到了6000万元人民币,销售作品的数量超过了150件。销售额达到千万级别的画廊有白立方画廊和里森画廊;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画廊至少有4家,包括立木画廊、佩斯画廊、常青画廊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第二次参加西岸艺博会的东京画廊+BTAP认为西岸的国际化和专业化气质与自己的定位非常符合。在销售方面,北京空间的负责人迟丽萍欣喜地透露:“非常可观。部分作品已经换过了一轮,带来的主打作品都已全部售出。”
ART021的114家参展画廊来自18个国家,43座城市……一些画廊名单与西岸艺博会重合,但是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相同之处则在于甫一开幕,即有惊人的成交。VIP首日,卓纳画廊便售出了哈罗德·安卡特、吕克·图伊曼斯、米凯尔·博伊曼斯、卡罗尔·波维、托马斯·鲁夫、约什·史密斯等多位艺术家的近15件作品,总价值近360万美元。
国内画廊藏家年轻
据观察,本届西岸艺博会中,各家画廊涉及疫情元素的作品,几乎全部售罄。国际画廊与国际藏家数量的缩减,为本土画廊提供了更大空间,新客增多,藏家也更加年轻化,00后的藏家已经开始行动。油画与装置仍是主流,潮流艺术受到更多关注。
在ART021现场,来自成都K空间带来的陈逸飞《横卧的裸体》(1996)价格为2000万元,这是现场已知最贵的中国艺术家作品。玉兰堂画廊展位现场的周春芽《韶华极盛》,在ART021开幕前已经售出,这件作品价格为300万元。除此之外,展位上还有尹朝阳、李津等艺术家的大尺幅作品。画廊负责人伍劲表示:“我们接触到一些新客人,其中一些很年轻,现场买了作品。”
在ART021现场,D空间展位上的何多苓《杂花写生》新作,也早早地贴上了代表已经销售的红点,包括一件220万元的大尺幅作品,以及两件70万元的小尺幅的作品。
青年打通艺术服务
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已经进行到了第六届,这里的艺术品价格显然要更亲民一些,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之外,销售方式也更直接和年轻化。“主要是给青年艺术家搭建一个直面藏家和画廊的平台。”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总监王芳观察,参加青艺博的艺术家和藏家的年龄普遍在25岁至35岁之间。
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对于藏家和艺术家的服务更为看重。逛青艺博如果发现心仪的画作,就可以用手机直接扫描作品下方的二维码,作者的艺术简历、作品介绍、价位等信息便跳了出来,藏家就可以直接通过二维码下单购买,届时工作人员“送艺术上门”时,还会带上价格相近的几件艺术品供藏家在相应的空间中再次比对挑选。“这次博览会的销售总价预计在400万元左右。”王芳透露,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尝试不断打破艺术与公众之间无形的墙,将青年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推向更广大的舞台。同时,也逐渐将“365天不间断”的艺博会的理念变成现实,促进艺术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