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两端及车厢端门玻璃内外张贴“静音车厢”标识 记者 陈梦泽 摄
G2次列车“静音车厢”噪声维持60分贝左右
“保持安静,享受安静”“静音模式”“自觉遵守文明乘车”……今天上午8时多,由上海开往北京的G2次列车的一节车厢外,几名乘务人员举起的数个宣传牌适时提醒着即将上车的乘客:乘坐的车厢将保持全程静音。
今起,京沪高铁正式试点推出“静音车厢”,上海局担当的京沪高铁首批6趟列车(G2、G3、G5、G12、G13、G22次)在3号车厢试点开展“静音车厢”服务。
记者在车内看到,此次试点的高铁列车在“静音车厢”的两端和车厢端门玻璃内外两侧均张贴了“静音车厢”标识。
除此以外,“静音车厢”座位网兜后也摆放了“服务提示卡”,以告知旅客相关注意事项。该告知书明确指出乘客在接打电话或者相互交谈时需要离开静音车厢,以及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需佩戴耳机或关闭外放功能等相关事项。
乘务人员还告诉记者,“静音车厢”内的车载视频系统默认静音,车内自动广播音量也设置在最高音量的40%以内。此外,餐品小车在进入“静音车厢”后将停止产品介绍,旅客提出询问和购买意愿时,服务人员将小声回复并提供相关服务。
“这趟列车的时间较长,如果真能实现完全静音,对乘客来说无疑是个福利。”此行目的地为北京的左女士在乘车前告诉记者,自己在购票时意外看到“静音车厢”的选项,于是果断勾选,不过对于能否完全实现静音仍持观望态度,“车厢内难免会有小孩子,估计吵闹仍然难以避免。”
9时整,随着车辆准点出发,车厢内也迅速进入“静默”状态,不少乘客戴上耳机。记者在上海至南京段发现,大部分时间里,车厢内除了通道偶有过往行人的脚步声及车辆运行噪声外,几无声音外放的情况,即便偶有乘客接听电话,乘务人员也会及时提醒。
据介绍,乘客目前在12306网站、12306手机APP、车站自助售票机购票时,可根据相应界面设置自行选择“静音车厢”,并得到短信、操作界面的相关提示。
本报记者 杨硕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