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艺术之美  没有边界 来上海赶海  去宝山觅宝 让音符与色彩共振
第8版:文体新闻 2020-12-24

让音符与色彩共振

在程十发美术馆听一场音乐会

吴睿睿

孔祥东

程十发美术馆展厅一角

美术馆里,除了展览之外,能不能多一点音乐之声?日前,程十发美术馆的一场“美术馆之夜”,更让寒冷的冬夜有“声”有“色”。这个美妙的夜晚,也拉开了程十发美术馆开馆一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程十发美术馆于2019年12月18日开馆,占地11500平方米,远望建筑外观由大小不一的“方盒”重叠在一起,黑白色富有几何感的现代外观,融合了水墨之韵。2020年是林风眠的120周年诞辰,美术馆结合上海中国画院院藏的林风眠作品以及林风眠生平,举办了这一“美术馆之夜”。

感悟艺术人生

在美术馆挑高24米的中央大厅,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吴睿睿着一身粉色法式绣花礼裙,带来了几首为“美术馆之夜”精心准备的歌曲,每一首都包含了她对林风眠作品的热爱和对他艺术人生的感悟。一首法语歌曲《月光》诉尽林风眠一生的坎坷,又一首德文歌曲《爱神》倾诉了林风眠在德国与爱人罗达的幸福时光,虽然幸福非常短暂,但爱人所带来的力量也给林风眠以无限的创作动力。中文歌曲《梧桐树》是林风眠“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对青春的回忆”。

林风眠19岁远赴法国学习绘画,渴望能在中西绘画中找到一座桥梁,他画中的景,既有东方神韵,又兼西方油画的特质,他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找到了让他安身立命的信念。从林风眠的画面中可以看到他对印象派光影与色彩的借鉴,钢琴艺术家孔祥东与吴睿睿用音乐的“印象”致敬美术的“印象”,合作了一曲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的作品《Pierrot》,和观众一同感受林风眠先生艺术的抒情诗意、苍凉忧郁。

钢琴旁林风眠作品《鲜花》的投影,触发了孔祥东的创作热情。他现场即兴演奏了一首近7分钟的钢琴曲,时空为其谱曲,《鲜花》为其指挥,炽烈与空灵在他的指尖流出,空气中仿佛弥漫着阵阵花香,令人沉醉不已。“生命是没有先后的,我们都是在一个时间的隧道里并行的,有些朋友刚刚见面就如同老友,有些作品一看见就会觉得是自己。”这是孔祥东的感受。

艺术就是情感

据介绍,举办这个“美术馆之夜”,不仅能够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林风眠及其艺术,更能向公众呈现出程十发美术馆文化的多元化和功能的多样性。

印象派大师雷诺阿说:“艺术就是情感。如果需要解释的话,那它就不是艺术。”琴声、歌声、诵读声还在美术馆里回响,意犹未尽的观众们一同走进报告厅,共同寻找印象派的痕迹。

在音乐会的周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0上海中国画院年展”正在进行中,出自上海中国画院老中青画家之手的《开天辟地》《西柏坡村》《战上海》《到处是庄稼·忆南泥湾》《沙家浜》《贵美静安》《阳光正好》等画作,同音符产生了美好的共振。

“能参加这样的‘美术馆之夜’真的是太意外太美好了,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美术馆,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又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艺术殿堂。”有观众在活动结束后发出如此感慨。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