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大变化之一是基金的大扩容。尽管外围市场风云变幻,但A股资金面的扩容坚定不移。今年公募基金的募集金额创出了历史新高,一年募集量超过了3万亿元。私募基金今年的募集量近1万亿元,私募基金的总体规模约15万亿元。
基金扩容创历史纪录,给投资者带来如下启示:
■启示之一:投资者的结构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原本个人投资者直接开户炒股票,现逐渐转向购买基金。直接投资向间接投资转变,通过投资基金分享证券市场的平均利润。这是2020年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启示之二:基金投资出现新模式。当下一次性募集资金几十亿元乃至上百亿元已经比比皆是,有的热门基金的销售只得按比例配售。市场似乎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在分行业的配置中,基金选择那些行业中的头部公司持有,买者越多,股价就上扬;股价一上扬,基金的净值上扬;基金产生财富效应,基金购买者就越多。而新基金买的头部企业还是这些,这样后浪推前浪成了今年股市的一大景观。
■启示之三:基金申购、赎回也出现新现象。现在的投资者也很聪明,1元一份的基金,过了几个月产生盈利了,只要跑赢同期银行存款,跑赢理财产品,就赎回基金落袋为安。然后继续购买1元1份的新基金,基金的投资行为和基民们的申购赎回行为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今年这种现象就成了市场的一大景观。
■启示之四:机构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国股市发展了30年,今年似乎出现了质的飞跃,突出地表现为投资行为趋于机构化和机构投资趋于头部化。当下每日7000亿元左右的成交量中,一半以上为机构在买卖,不少个人投资者的行为方式由原来的个人独自炒股变为持有基金。头部企业是近几年出现的关键词,这既意味着市场的资金向那些头部基金公司云集,马太效应尽显,越能赚钱的公司,基金申购者越多,资金越云集。另一层意思,是指基金们在头部上市公司中抱团取暖。现在中国股市包含着约90个大类行业,每个行业的头部公司都是基金们的标配,这就导致了市场个股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
■启示之五:全市场投资行为趋于基本面化。当下市场的热点几乎是踏着新闻热点的节奏前行,国家重视种子行业了,种子股热炒;新能源车规划一出,新能源板块崛起……这种机构主导的投资理念,反映了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功能逐渐显现,这也是市场成熟的标志。
今年整个世界变幻莫测,股市面临的考验也前所未有。中国股市依然能走出一个稳步向上的走势,这与市场投资结构上出现质的飞跃有关。而之所以在2020年这个时间点出现这种质的变化,应该说也是跟30年发展逐渐的量变有关。
在当下辞旧迎新的年关之际,我们来看这种质的变化,从而更准确认识一下来年市场。可以预见,这种变化在明年市场中还可能延续下去。投资者在布局明年的操作时,可注意如下几点:第一,跟着主力资金,在市场热点的进退中寻找主力的动向;第二,在投资组合中可持有头部基金的基金份额,跟着那些会赚钱的基金来持有股票;第三,确定明年的盈利目标,达到盈利目标就开始止盈,锁定自己的投资收益;第四,在退市比重加大的市场中,任何持股都要有防护垫,一旦发现上市公司苗头不对,就快速撤离,以免栽在里面。 应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