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居民马伯生在搬场车上挥手致意,告别老宅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清晨6时许,天还蒙蒙亮,集中搬场的第一班卡车已经停在杨浦区江浦路街道162街坊旧改基地。早已打包好的旧改居民们顶着凛冽的寒风,抓紧把家什搬上卡车,搬离这片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街坊。
9时许,卡车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打虎山路。68岁的毛老伯和老伴带着所有家当上了车,驶向在中原新村租借的过渡房。再看一眼仅有14㎡的蜗居,终于到了要与这个两户人家共用卫生间的老房子挥手告别的时刻,心里高兴,又难免不舍。顾不上沉淀这复杂的情感,卡车发动了,新的生活开始了!
集中搬场 老邻居各奔西东
今天,是162街坊旧改基地开始集中搬场的第5天,已有近700户人家陆续搬场,剩余200余户居民也将在半个月内陆续搬家。几十辆卡车,每天在周家牌路、打虎山路这一带进进出出,老邻居们各奔西东,都有了更好的生活。
在距离他们三四公里外的定海路街道154街坊B块沈家桥基地,第一轮征询也已在一个月前以98.92%的高比例顺利通过。昨天下午3时许,基地项目经理鲍志源一边吃着迟到的午饭,一边在准备接下来的各项工作。春节前夕,这里的93处房产、143户居民预计就将迎来“二次征询”生效的喜讯。
更令人兴奋的是,2021年,开局就是冲刺,杨浦区定下力争完成1.5万户的旧改目标,到今年底,成片的二级以下旧里将在杨浦区基本绝迹!
周家牌路 挥别百年旧梦
每一个旧改基地,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户期盼旧改的居民,也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每一次旧改成功,寄托着千家万户的殷切盼望,也倾注了基地上下的心血。
就拿162街坊来说,这里有一条短短900余米的周家牌路,曾经是这一带颇为著名的马路。人丁兴旺的周氏家族居住于此,还建了一座周家祠堂,路名便是自修建于1926年的周家牌楼得来。百余年来,并不宽阔的小马路上,先后出现了三家工厂、两座戏院、两座庙宇,还有一个菜场、三间老虎灶等各种生活设施,繁华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这里却变得落寞了。看着不远处的杨浦大桥上车水马龙,走在日新月异的滨江秀带上,蜗居在弄堂逼仄老宅里的人们,一边留恋着故土,一边盼望着早日乔迁。1月4日,周家牌路终于挥别这百年的旧梦,把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街坊们,送上了挂着大红花的旧改集中搬场卡车,驶向那越来越好的明天。
老房有喜,旧改提速。2021年开局之际,杨浦区新一轮旧改项目已经启动,保持“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劲头,以基本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为目标,让更多旧里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共享“人民城市”的建设成果。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