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的雕塑作品
何勇的雕塑作品
波斯地毯
艺术作品中传递出的传统密码,有的融合于现代的发展步伐,有的在继承中尽量保证传统的原汁原味。沪上近日两场展览,让人们在参观过程中或惊讶现代书法的变化力度,或迷失在流传千年的绚烂花纹中。
《永字八法》
上海油雕院美术馆的外墙好像长出了一些枯竹,又像是被密密麻麻的箭矢射中,其实,这是雕塑家何勇的作品《永字八法》。对中国书法略知一二的人知道,《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个笔画。以书法法则为雕塑作品命名,应和了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正在进行的名为“去往从来(2021)第三回展——雕塑实践与书学拓展”的题中之意。
展览中有一些书法作品以临摹或致敬颜真卿为名,但其实从尺幅到运笔以及展示方式,早已脱离传统书法的本意,艺术家们抽取了颜真卿笔墨中的剑锋与斧劈之力,更接近于日本艺术家井上有一的空间结构。
所谓书法是流动的艺术,而雕塑是凝固的;书法是平面的,而雕塑又是三维的。把雕塑与书法并置共陈,在以往的展览中并不常见。
但是这次展览中的雕塑作品有一些努力向着二维空间靠拢,比如夏阳的雕塑《刻度》,将铝板锻制到极薄,即制造平面的效果。另一件作品《未完成》,居然只做了一页纸。
在展览的发起和策划者何勇看来,书法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也最能成为体系的艺术门类之一。此次展览的书法家多有传统基础,但又进一步创新拓展,试图完成与传统概念不一样的作品。中国现代雕塑虽然多取法于西方,却从未脱离过母体文化的内在召唤,一直在进行对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探讨。
据悉,参展的雕塑家中有好几位近年来把修习书法当作日课,书法对于线条的追求体现在这次展览的作品中,当代书法艺术家如雕塑钢铁般的“力度”也在这次展览中一览无余。
“叙古”“耀今”
“波斯”和“地毯”两词搭配使用的历史与波斯帝国史一样久远。地毯不仅仅是一件实体的物件,当它浸润了时光的流转洗礼,慢慢地成了平凡日子里可触的温暖、家族传承的信物和心中的秘密花园时,便有了温柔和意义。2021年,恰逢中国伊朗建交50周年,在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乘着波斯飞毯的翅膀”伊朗波斯地毯展览上,观众可以看到近40件珍贵的波斯地毯。
展览由“叙古”和“耀今”两个部分组成。前者依据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和俄罗斯冬宫的波斯地毯收藏,运用几乎一模一样的设计、手艺、材料,耗时数年光阴编织,重现波斯古典手织地毯的独特韵味,此为“叙古”。后者由新一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传承传统工艺,将新技术应用于编创、绘图、配色之中,延展着织布与我们的家居之间的连接,此为“耀今”。
波斯地毯最古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1949年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阿尔泰山脉的巴泽里克(Pazyryk)峡谷的冰川里发现了波斯王子Scythian的墓穴,里面藏有一块2.83米×2.00米的描绘波斯男人骑马狩猎鹿群场景的地毯。这张带有宽边设计,中间采用深红色毯子的编织密度为每平方英寸232个节,充分证实了这门艺术在那个年代已有悠久的演化和丰富的经验积累。这块最古老的地毯目前收藏于俄罗斯冬宫。在这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还原了巴泽里克图案的波斯地毯。
在波斯帝国历史上,如果要细数哪一块地毯最神秘,无疑是波斯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宫殿中的“春之毯”。这块地毯如今不复存在,泰西封沦陷,巨大的“春之毯”被阿拉伯人剪成小块带走。
据记载,“春之毯”的图案是一座布局匀称的花园,有溪流、小径、铺满鲜花的矩形床和盛开的灌木和果树。整块地毯由丝织成,大约25.6米长、25.6米宽,当泰西封宫殿拉开大门幔幕,阳光洒进宫殿,地毯的美几乎无法用语言形容。千年之后,博海艺术收藏公司广寻织毯大师,重现“春之毯”的辉煌。此次也是这块神秘地毯首次出国展览。
位于英国伦敦的V&A博物馆将一块名为“阿尔达比勒之毯”的地毯精心呵护,每小时只展出10分钟,只为保护它的脆弱纤维,这块赫赫有名的地毯不断被仿造——唐宁街10号的英国首相官邸和希特勒在柏林的办公室都曾藏有其复制品。复刻这块经典之毯非常不易,尤其是它独特的靛蓝色和芦笋黄。这块“阿尔达比勒之毯”存世的两件复刻品中的一块在本次展览中供人欣赏。
展览还展出24件波斯手工地毯,其中有伊斯法罕、纳因、库姆等伊朗地毯之城的佳作。
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