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寒潮接连来袭,有关部门不断提醒市民注意水管防寒,以免热胀冷缩,水管发生爆裂。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孙宝贵教授也提醒大众,最近各大医院急诊、心血管诊室接诊了不少急重症患者,中老年人要呵护好自己的血管,因为气温骤降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脑卒中等危及生命的重症、急症。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有两个规律
心梗,全称“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危及生命,是目前最危重的心脏急症。
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季节变化导致脑血栓、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增多,猝死的几率也大大提高。每年冬季气温骤降的时候,特别是气温下降超过10℃,医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就会大幅度增加。这其中大部分为重症病人,表现为起病突然,病情急且重,心梗塞面积大。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有两个很明显的规律,一个是冬天高发,另一个规律是早晨到中午的发病率会明显增高。有数据显示,70%-80%的心血管疾病都发生在早晨6至10点。其中,最危险的时间,就是刚刚睡醒的那一瞬间。
这是什么原因呢?专家解释说,当外界气温骤降时,在寒冷的刺激下,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血压增高,心率持续加快,心肌耗氧增加。低温可引起体表小血管痉挛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同时增加血液黏稠度,导致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寒冷还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伴管腔狭窄或者冠状动脉痉挛的基础上,造成心肌氧供和氧耗平衡失调,心肌严重缺血、缺氧,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引起猝死。
在寒冷的季节,人们易患感冒和支气管炎,而这也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人们活动减少,偶有活动就会出汗散热,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缓慢,也容易发生心绞痛和心梗。
如果冬季早晨一睡醒就匆匆起床穿衣服,身体会从长时间的休息状态突然进入到活跃状态,心跳频率会加快,加上寒冷的刺激,让血管收缩和凝血的物质增加,就容易出现血栓,进而诱发心肌梗死。
对于一些中老年人,在气温发生变化时身体来不及调整,当血管发生强烈痉挛时,血流速度加快,血管就会破裂出血。尤其是本身就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
心肌“渐冻”可防做到这些可避免心梗
如果说年轻人发生心梗就像前不久的寒潮“速冻”,心血管来不及建立侧支循环,替代堵塞的心血管,中老年人发生心梗就像现在的寒潮“渐冻”,在心血管堵塞到心梗发病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预防最坏的结果。
●坚持遵医嘱服用药物
大多数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需长期坚持服用药物。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正常后,仍要坚持服用药物,突然停用药物会导致停药综合征,使病情恶化。同时还要监测血压,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予以调整药物。
●注意保暖
老年人冬季晨间尤应注意防寒保暖,不建议有心血管病史的中老年人晨起锻炼。注意保暖的同时,还要积极预防感冒,因为感染是心衰常见的诱发因素。
●调整饮食结构
冠心病患者在寒冷季节要多喝开水,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清淡食物。不易进食难以消化的高脂肪食物,它们会使血液较多地流向胃肠,使心肌供血不足。
●保持大便通畅
排便过于用力会使腹内压力增高,回心血流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保持心态平衡,情绪不宜过分激动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引起心绞痛和血压升高。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早晨起床要慢
早晨醒来第一件事不要着急起身下床,而是应该在睡醒后多在床上躺一会儿,让身体慢慢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让血液慢慢加速流动。起床后要立即添衣,避免因寒冷刺激到刚睡醒的身体。
孙宝贵教授特别提醒,预防心脏疾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组合,不要强调某一个方法,不同的人给不同的预防方法,这样才是合理的,绝没有单一的方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才能避免心脏病的发作,避免心脏病引起的意外。 (文/尹学兵)
■专家介绍
孙宝贵
主任医师、教授、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曾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医学会电生理与起搏学会等12家国内学会的委员、常委、副主任委员或主任委员。承担和参加各种科研项18项,共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9项,国家专利5项(3项获上海市优秀发明专利奖)。
擅长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心脏起搏、心脏电生理和射频消融术,以及PCI等介入性心脏病治疗手段方面有特殊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