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金牛报春  看新年画
第13版:民间收藏 2021-02-18

金牛报春 看新年画

年丰人寿图(1950年) 作者:秦萍 出版:大众美术社(石家庄)

五谷丰登六畜平安(1950年) 作者:宝龙 出版:人民印刷厂

分牲口农具 作者:陈显煊 出版: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编 新华书店中南总分店发行

互助大生产 湖北美术工作室 湖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发行

从劳模代表大会归来(1950年) 作者:王大斌 出版:山西省美协新华书店太原分店发行

新得的黄牛(1950年) 作者:李可染 出版:人民美术出版社

国泰民安(1951年) 作者:无锡市美术工作者协会 出版:新华书店苏南分店出版

勤劳起家(1950年) 作者:沈柔坚 出版:大众美术出版社

领回土地证(1950年) 作者:梁济海 出版:西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印刷厂 新华书店西北总分店发行

送陪好 作者:王学化 出版:山西省美协

咱们有了土地种(1950年) 作者:亢珑 出版:西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印刷厂新华书店西北总分店发行

◆杨培明

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过年贴年画曾是国人过年的一种风俗习惯。早期的年画都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主题有着密切关系。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描绘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其中用金粉描画的又叫“金宫尖”“金三才”。在各种年画元素中,牛是一种极受欢迎的内容。

1949年以后,新年画继承了旧年画的许多优良传统,摒弃了旧年画中的一些迷信、落后的内容。

最近,上海杨培明宣传画收藏艺术馆和上海图书馆、中国美院博物馆、香港大学博物馆等合作,举办新年画展览,在展出的新年画作品中就不乏牛的形象。

从上海杨培明宣传画收藏艺术馆馆藏的800余幅新年画画家的背景来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有来自解放区,包括陕甘宁边区和新四军华东地区,画家以沈柔坚为代表,包括石鲁、亚明、黎冰鸿、张仃、张乐平等。有原本是上海月份牌及广告画家,以杨俊生、忻礼良为代表,包括谢之光、金梅生、田清泉、严耕野、周柏生、吴少云等。有原本是国画家和油画家,如潘洁兹、陈秋草、赵宏本、李可染、顾炳鑫、陆俨少、程十发、陈大雨、黄均、王叔晖、刘起、俞云阶、涂克等。

随着大批专业画家加入年画的创作队伍,他们怀着满腔对人民的真挚情感,凭着对建设新中国的激情和海阔天空的想象力,打破了旧年画的一些固定程式,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画出了既“接地气”又充满梦想的新年画作品。

据《人民美术》杂志第三期报道,1950年全国由北京、上海、石家庄、西北、东北、中原、中南、西南、山东、山西等26处共计印制新年画412种,200多位画家参与了创作。当年的新年画曾在北京中山公园展出,共有300余种作品。1950年的春节,上海也在当年的大兴百货公司举办过展览,共有200余种作品。

从收藏的角度看,没有听说过哪家美术馆有收藏新年画的原稿,如今就连新年画印刷品也已很难见到。久而久之,新年画变成了一座神秘的宝库。现在人们大多只听说有“新年画”这个名称,很少有人见过。

新年画的风格多姿多态,从横面来说,它们是最典型的中西绘画艺术的结合,从纵面来说,它们是古今美术的结合,是新中国美术的开端。特别是在上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装饰艺术强烈的漫画刊物和书装设计深深地影响着这一代艺术家,新年画中有不少品种都有着此种烙印,散发着犹如当代艺术的气息,令人耳目一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