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
“抗疫先锋队”的特殊春节 我们的心从未如此接近 这一刻  甜蜜浓得化不开
第4版:上海新闻 2021-02-19
新高苑一期解封 手捧鲜花期待中,小区如约“开门”

这一刻 甜蜜浓得化不开

解封后,居民们开心地走出小区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2月19日零时起,浦东新区高东镇新高苑一期小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昨夜今晨,寒风刺骨,小区门口等候的人们手捧鲜花,这一刻是浓得化不开的甜蜜。在人们的期待中,“5分钟、4分钟、3分钟……”小区如约“开门”。

度过“特殊春节”

记者看到,刚刚度过“特殊春节”的新高苑一期门口,依然洋溢着春节的氛围。两条横幅悬挂南门,一条是“居委恭祝全体居民新春快乐、阖家幸福”,另一条是“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患难与共、战胜疫情”。

34岁的志愿者王洲,所住小区和新高苑一期一街之隔。疫情发生当天,他整理了几件换洗衣服,主动要求当“大白”,“逆行”进入小区与“邻居”们一起过年。到了解封的时刻,他依然是一个简单的行囊,踏上回家的路。他告诉记者,在小区封闭的这半个月里,他身兼“多职”,除了志愿者工作外,还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每天写一篇驻点日记,这些都成了他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个春节没法陪伴家人,回家后周末想带孩子去逛逛游乐场。”

一位年轻女士手捧鲜花,准备送给在小区里做志愿者的丈夫。新婚后的首个春节,两人就无法团圆,解封的第一时间,她希望给丈夫一个热烈的拥抱。还有小女孩手捧鲜花,被爸爸架在肩膀上,迫不及待地在人群中找寻妈妈的身影。

最美的等待

居民余满意一家是“新上海人”,因为疫情,第一次在上海过年,做了“原年人”。“本来儿子说要像‘守岁’一样守到解封的,实在太困睡着了,但一晚上都很激动。”他说,儿子一直在念叨着,今年春节错过了很多好看的电影,像《你好,李焕英》之类的,解封后都要补回来,全家人再一起吃顿火锅热闹热闹。

解封现场,早早就有人等在小区门口,隔着小区打招呼,有的还是“全家总动员”。新高苑一期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丽华的丈夫、儿子、侄子也手捧鲜花,在人群中等待。“虽然不能出小区,但过年期间,家人不时轮流来看我,光鲜花就送来好几束。”说到家人,徐丽华有几分愧疚,“白天他们打电话给我,我总在忙,想起来回电话常常是深夜了。”在第三次核酸检测结果出来时,她在微信工作群里看到有人发出“全部阴性,静待解封”的消息,她的视线模糊了。昨天傍晚,新高苑一期小区调为低风险地区的消息发布后,她第一时间在朋友圈转发并评论:“15天来最美的等待。”说到解封后想做的事,她说,“半个月来一直在居委会打地铺、缺觉,回去只想在床上躺倒、好好睡一觉。”

据悉,从昨天开始,新高苑一期就为解封做足准备。工作人员、志愿者通过“扫楼”或微信告知居民,尽快来领取快递。来不及领的,也统一保管在居委会。小区内部的5个快递架已于昨晚前拆除,南门口两侧的快递架则保留到19日傍晚。这些“功成身退”的快递架曾在封闭期间,每天摆放过近3000件快递,靠八方“投喂”以及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让小区的居民们“衣食无忧”,过了一个祥和的春节。

解封了!小区警戒线撤掉,大门打开,里面的人鱼贯而出,周围响起一片掌声、欢呼声。有居民表示,啥事也没有,只是想去附近“转转”,“闷”得实在太久了。

解封并不表示“放飞”。只见在小区入口处设置了检查口,外来人员进入需测温、验码、登记。即使是本小区居民,解封前每家每户都拿到了大门门禁卡。小区解封前,专业人员已对小区全面消杀;之后,还将严格做好各项防疫措施。

呼吸一口外面的新鲜空气;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 首席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