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广告 “元”气满满“宵”口常开 九块钱十节“在线课”便宜了谁? 上海爷叔扎灯45年 越来越多家门口学校“弯道超车”
第7版:上海新闻 2021-02-26
上海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优质均衡

越来越多家门口学校“弯道超车”

13年前,姚辉女刚到松江区泖港学校工作时,校园老旧,家长和同学都说进这所学校很“无奈”。同样,6年前在浦东航头开办的进才南校,家长们也是信心不足,沪籍生源一度不到10%。然而,如今再踏入泖港学校和进才南校,用“优质办学”来评价一点不浮夸。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家门口学校或“逆袭”或“弯道超车”,向着高品质的均衡化办学目标前进。

会唱山歌的孩子

“在上海,还有多少人会唱本地的乡土山歌?在我们泖港学校,不仅每个孩子会唱山歌,而且还分成了三个梯队,从普及到兴趣再到能登台演出,山歌唱得好也能‘晋级’。”已担任校长的姚辉女介绍,泖港镇地处松江浦南,自古就是孕育田野山歌的热土,泖田山歌也是上海的非遗项目。学校把学唱和传承山歌作为特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孩子学习民间艺术中蕴含的丰富历史和人文知识,从而增进为建设家乡而发奋学习的动力。

泖港学校的孩子把山歌唱到了社区、唱到了全市,成为打响学校品牌的一张亮丽名片。“会唱山歌的孩子都是十分可爱的。因此,学校提出的办学理念就是‘让赏识焕发每一个孩子生命的光彩’,老师要赏识孩子,孩子要赏识老师;同样,家长也要善于赏识孩子和学校。”姚校长说,2018年起,学校被列入了上海市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实验校,与上外松江外国语学校结成姊妹校,由松外做教育教学的引领,还与五厍学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组成教育集团,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八(2)班的徐韵雯是泖港镇本乡本土的孩子,她说自己见证了泖港学校越变越美:“学校新建了文化长廊,还有门类众多的社团课。学校还为我们请了外教,训练我们的英语口语,说出去还有不少人不相信呢,说你们农村学校也那么‘洋气’了啊。”

菜单式的课程

按照中央部署,2014年上海市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启动“一市两校”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在基础教育领域,上海的教育综改着力满足市民对优质、多样、公平的入学需求,通过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优质学校项目、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等,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优质均衡。

这几天,进才南校的老师们正在为即将于新学期第三周推出的特色课程做最后梳理。学校引进了“北斗”、极致创客、陶艺、英语戏剧、木工等课程,将校外优质资源与校内特色课程相结合。“学校会提供菜单式课程与学生自主申报相结合,不断优化课程选择的内容和形式,让每位学生都能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亓大江校长说,以前学校周边居住区的生源流失严重,不少家长每天把孩子往中心城区送,六年前,新校建起来了,还挂上了名校“进才”的牌子,但真要把一所新学校办成优质校,就必须从办学理念到教育的每个环节都追求高标准。从已经毕业的两届学生来看,不仅合格率在95%以上,还有不少同学“裸考”进了上中、上中东校、进才中学、洋泾中学等名牌高中。初二(4)班金子冲同学说:“当初选择进才南校是参加了校园开放日活动,学校清新雅致,用餐是自助餐形式,还能自己申报探究课题,有多种方式发展自己的特长。”

不用择校,在家门口就能进入优质学校,附近动迁基地里的居民越来越多,不少人还是从黄浦区、静安区等优质教育“高地”动迁来的,进才南校的课程让孩子们开心、教学成绩让家长放心。初二(2)班许艺心同学说:“老师们平等地对待和关注每一位学生。学校拥有很多资源,给我们提供了各类课程和广阔的活动舞台。”

培养创新的沃土

“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位学生”是上海基础教育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今年新学期开学,宝山区月浦实验学校的师生们结束了在其他学校的过渡,欢天喜地地搬回了大修后的新校园。柏叶岳校长道出了学校近年来“弯道超车”的秘诀:“自从列入‘强校工程’后,学校扎实推进《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教研组文化建设》和《基于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OM项目普及化实践》等特色项目。学校开展的头脑奥林匹克(OM)项目,不是只为参加比赛,更把它作为一门普及型课程。为此,学校还建了两间专用教室,上课时一个班的同学一分为二,在两位教师的指导下保证都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最近,学校又在申报建立‘变废为宝实验室’,希望它能成为培养孩子们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沃土。”

“强校工程”启动以来,宝山区加大对实验校的经费投入力度,2019至2020年已累计投入超千万元。区教育局局长杨遇霖说,下阶段宝山区将优化调整“强校工程”的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校本课程结构,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将基础做扎实,将特色做鲜明,切实提升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