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真迹吸引了不少观众参观 记者 郭新洋 摄
昨天下午,来自法国玛摩丹莫奈博物馆的61件印象派珍品在位于中山东一路1号的久事国际艺术中心对公众亮相。这是印象派旗手克劳德·莫奈作品真迹第三次和上海结缘。
此次展出的莫奈20幅作品中,包括《圣拉扎尔火车站》《雪中列车》《落日下的雪景》《荷兰的郁金香田》《吉维尼的黄色鸢尾花》以及晚年的《睡莲》《日本桥》等名作,大部分灵感来自被誉为“印象派的西斯廷”的吉维尼花园。其余展品中,有印象派教父之称的马奈,以及毕沙罗、雷诺阿、德加、西斯莱、莫里索等人的作品,都是大名鼎鼎的印象派大师的杰作。巴比松画派的现实主义大师柯罗、莫奈老师欧仁·布丹的画作为展览开场,他们的艺术风格深刻影响到印象派艺术家群体。
展厅依据时间轴对题材进行分类,诠释了这些艺术大师在创作风格上的特异个性与密切联系,勾勒出了印象主义艺术的发展轮廓。以灰调为主色的背景墙,凸显了印象派画作对光线的捕捉,营造出一种寂静和永恒感。巧妙的灯光布局以及蜿蜒曲折的观展动线设计,又恰如其分地为这次展览增加了些许微妙的观展体验,浪漫而热烈、新鲜又灵动。
在呈现《睡莲》《紫藤》的展厅,展陈由开放的动线变成了封闭,也将展览推向激动人心的高潮。在完美呈现莫奈游走于光与色之间的创作情怀,参观者畅游于艺海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超越时间的美。
为了让观众在看展中增加艺术常识,艺术博主贾布制作了“和贾布看展语音导览”,他从61件参展作品中精选了26件作品,分为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莫奈的艺术和人生历程;另一条是印象派,讲述其产生发展、重要特征、重要人物,以及对艺术史的影响。
2014年在上海举办的莫奈特展,开启了民间引入艺术大师真迹展览的风潮。比起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波普艺术等,莫奈所代表的印象派在中国的号召力每一回都能“力压群芳”,印象派始终是中国观众的心头好。
不过,上海观众看展的眼光也越发挑剔。那么,此次《莫奈与印象派大师展》和前两次的“莫奈展”有何不同?正如在语音导览中艺术家陈丹青所推荐的,这场展览“能帮助观众系统地了解莫奈和印象派的来龙去脉”。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日。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