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书法 乐守“空巢” 家兄的眼神 父亲的爱好 留一口馒头
第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1-04-09

家兄的眼神

□王养浩

转眼,又是一番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象。三年前的清眀节前,家兄在护理院去世,年届八十有一。他去世的前几天,因受寒感冒引发肺炎,以致不能言语。每次我去看他,他都眼睁睁地望着我,似乎有无穷的话要对我说。

家兄早年在上海冶金专科学校就读和后在钢厂工作期间,在《新民晚报》等诸多报刊上,发表过许多歌颂那个时代火热生活的诗歌,特别是众人称好的散文诗。他后被聘为《冶金报》的记者。

家兄是我走上诗歌写作的引路人。他从学校或从厂里回家吃完晚饭后,不是在饭桌上不是看书,便在埋头写作。他特别喜欢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其中《飞鸟集》几乎都能背出。我多次看到他手捧一叠来自各个报社的退稿件,但没有一丝畏缩的眼神,依然在勤奋地学习和写作。每当他的诗歌被刊发,收到稿费时,他都会给父母和弟妹买点东西,而自己从不花一分钱。当他得知我也在学着写诗,很是高兴,指点我多读名著,在生活中要多观察,要写出有思想有意境的诗来。当他看到报纸上刊发我的诗歌,特别是拿到我的诗集时,他兴奋地关照侄女为我设宴庆贺,尽管那时他行动不便,仍坚持坐着轮椅来饭店,为我举樽小酌。

晚年的家兄,因嫂子病逝,不愿意增加子女负担,在钟点工阿姨的帮助下,顽强地独居生活多年。后因中风瘫痪,最后三年是在护理院度过的。我们弟妹四人平时轮流探望他,每年春节也先后向他拜年,他很是高兴。去世前那个春节他还能说话,要我们保重身体,鼓励我多写诗,写好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家兄脱口而吟的苏轼名句,成了他最后的期盼,寄托着他对家人美好的祝愿,对人世间美好的向往。他曾乐观地提出,要争取活到九十岁,这是他下一个目标。谁知不久,他因受寒引发肺炎。最后几天他的眼神似乎告诉我,他要活,要想法救救他!但毕竟他年事已高,几年卧床不动,全身器官衰竭,回天无力了。

每年清明前后,我一直都会想,如果家兄再活上好几年,甚至到九十岁,可能还会和我切磋诗艺,指点我写诗。但世上没有如果,令人低眉哀泣!三年来,家兄的眼神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么清晰,那么难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