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桐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二(8)班
从两千五百年前苏格拉底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到近现代鲁迅先生讲“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古今中外的哲人们无一不鼓励着我们在成长的途中不断地成为自己,如果有闪光点就让它发光、如果没有路就自己开辟。
世界上本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但每片叶子却都有它自己存在的价值。每一个个体从诞生起就是不同的,经历风雨和阳光肆意生长着,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自己。或许有人会认为,人本是社会性动物,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是不可能的,因而得出了成长是成为别人眼中的好人这样的结论。
“好人”的概念过于模糊,每个人心中“好人”的定义并不类同,每个时代间的差异更是巨大。说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的但丁,在后世的我们看来无疑是一位开拓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先驱者和伟大诗人,但在当时却因反对教皇和扰乱共和国的罪名终身流放。教我们“认识你自己”的苏格拉底也是如此,最后被民主投票处死,可见他们在当时的时代是异类,算不得“好人”。
由此可见,我们不应该去为了迎合他人而去改变自己,人不可能一生委曲求全也不可能做得到“全”,不可能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好人,到头来只是白白在世俗的风波中忘记、迷失了自己。
因此,何不顺着自身和社会成长的自然规律,其实一样也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同样成为了部分人眼中的“好人”,也成为了自己心中最好的存在。
成为你自己,不是去追求多么的另类独行,而只是成为了你该拥有的模样,它或许很平凡,却是你最适应、活得最自在的状态。成为你自己,并不是因为自我主义而忽略了自身与社会与世界的牵连,它是表达出你所认可的价值观的过程,我定义下我的价值,也是我对这个社会的价值。对于以天下己任的范仲淹而言,去成为自己的过程,更是在为天下人谋永福。
《乡土中国》中也有提到:“春秋末年那片昏昧的土地上,孔子用他那颗悲悯的心,渴望能够唤醒人们麻木的心。正所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为你自己,也是成为了更好的你自己。
在此并不是说成为自己的道路就是一帆风顺地变得更好,相反,成长是一段曲折反复的道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元亮亦曾“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我们或许的确也会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中短暂地迷失了自己,会像陶元亮出仕那样丢了自己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但真正的成长一定是漫长的,不断尝试的过程本身就是在成为自我的过程呀。
只要一直往前走,而不是留在他人眼中的“好人”这样一个标签式的框架下被束缚住,“走得足够远,你就会遇上你自己”。也只有尝试过不属于自己的生活,才能真正明白内心的所欲所想,守住自己的本心,坚定地成为你自己。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人生最简单也最难、最重要也最常被忽略的,就是成为你自己。与其做别人眼中的“好人”,不如做自己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