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翌晟)将整个城市的历史和现实收入自己的眼帘,海派作家惜珍从容地检阅、探索上海中心城区每一个历史文化风貌区、每一栋历史悠久的建筑,用文字描绘出一幅幅气韵生动的城市画卷。在其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上海:精神的行走》(见图)新作中,她历时十数年独自穿行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描写上海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探寻分布在这些风貌区内的130余栋优秀历史建筑。日前,惜珍与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摄影者傅鼎在“上海之巅读书会”朵云书院旗舰店进行了对谈。惜珍是用脚步丈量城市,而傅鼎用航拍大片记录城市,他们组成了观看城市的不同视角。
“我曾经多次走进武康大楼和王文娟老师长谈,在楼下拱廊里的老麦咖啡馆闲坐,在底层的大隐书局做讲座,在文化留存的美丽地标巴金故居里徜徉。我喜欢这些是因为这条有着100余年历史的武康路至今依旧保留着时代的痕迹,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演变和新生,那是最上海的画面。”惜珍说。在上海的老公寓中,她还喜欢坐落在复兴中路1363号的克莱门公寓。“远远看去,它有点像小时候搭的积木,色彩丰富,造型跌宕多姿,还带点梦幻色彩,令人遐想。克莱门公寓不是一幢公寓,而是公寓式里弄,在低调宁静的复兴中路上颇具视觉冲击力。而它的对面就是新建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充满艺术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