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谷雨(中国画) 杂忆 幸福家庭的内涵 品赏“风卷葵”壶 进士与退士 在春天的雪花里告别雪鸮
第19版:夜光杯 2021-04-20

品赏“风卷葵”壶

钱江涵

“风卷葵”壶,既有美丽的身姿,更有传神的名字。它的壶身采取风卷锦葵花的造型,六片花瓣均匀开放,生动美丽;壶嘴以两片葵叶装饰,纹理生动细致;壶把取葵藤造型,有棱有角,自然逼真;壶盖处装饰着两片葵叶,整体风格和谐统一。“风卷葵”壶既应物象形,又气韵不凡。它巧妙结合贴塑、捏塑工艺,堪称紫砂花器中的集大成者。大风是无形的,但在“风卷葵”壶上,这种无形的自然力量却被紫砂艺人用一笔笔婀娜的线条勾勒得形神皆备。

“风卷葵”壶最初的作者是史籍记载的第一位女性紫砂艺人杨凤年,杨凤年和她的兄长杨彭年并称清晚期的制壶大家。从杨凤年传世不多的“梅桩”、“竹段”等作品中看,她是一位擅长制作花器,风格细腻的女艺人,由她创制的“风卷葵”壶更是当今壶界公认的传统经典之作。

今人已经无缘还原这把茗壶最初创生的那一刻了!人们只能在观赏中想象,想象杨凤年清澈的双眸中曾流连过的风景:盛夏的傍晚,狂风忽至,一朵盛放的锦葵在风中舞动,它娇嫩的花瓣打着颤,蜷曲、翻卷、舒张,无比鲜活的生命在激烈的舞蹈中愈发张扬蓬勃。她看着四周在狂风中凋零残败的花草,深深感动于这株锦葵花独特的柔韧坚持……

杨凤年凭借女子纤敏的感知力应和了锦葵的花语,巧手施为,苦心创作出了名动天下的“风卷葵”壶,她不仅成为清代紫砂名家,更为紫砂史册增添了旖旎鲜活的一笔。可以想见,以女性的身份在清代的紫砂艺林扬名,需要具备怎样的坚毅心性和刻苦坚持!杨凤年和她亲手制作的“风卷葵”壶一般,伸曲自如,柔中带刚。

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收藏家、实业家华荫棠先生收藏到了一把杨氏珍品“风卷葵”。这把壶用名贵的天青泥制作,烧成之后黯肝色中闪现精光,有天青之美。此壶的锦葵图案饱满整,规色泽沉着大方,把梢下钤篆书阳文“杨氏”小圆印。在动乱年代,这把“风卷葵”壶曾几经风波,前有日本人妄图夺宝,后有国民党高官动念垂涎,华荫棠先生百般周旋方才躲过一劫。“文革”期间,华先生家中的许多古玩、文物被毁,此壶因放在杂物之中才幸免于难。1982年,华荫棠先生慨然将这把“风卷葵”壶和另一把杨氏“竹段”壶捐赠给宜兴陶瓷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在紫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风卷葵”壶如同美丽的锦葵花在历史飓风中摇摆,始终坚韧地绽放着美丽。壶如其人,我们今天重赏“风卷葵”壶,不能不被壶的传奇和壶人的精神深深感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