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钰鹏
以前很多人的家里都用一种架子床,所谓架子床,是指从床的四个角伸出的支架,再加上上面的四根水平架子,其作用主要是为了挂帐子以及为床的“两头两脑”和靠墙的一侧做护板;如果把帐子放下,那么整个床就成了封闭的长方体……有的人家会将入床口(即靠墙侧的对面)的上部做得非常考究——雕花或坎入贵重的装饰品。我家也用过架子床,很普通的架子床,但我一直记得它有一个特点——靠墙一侧有一长溜条桌,条桌上可放置轻便的东西,条桌两头各有一个小抽屉,经常用来给小孩子放玩具或吃的东西……我长大后便打趣地说,是现代人把那两个小抽屉搬到了床外,改成了“床头柜”(上海等地亦称“夜壶箱”)。
床,当然是用来睡觉的,但在很多情况下,床的功能显得十分另类。历史上有过不少“床上工作者”,如歌德常在床上口授写作,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大部分章节据说是在床上写成的。
“躺”是人类最舒服的一种姿势,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床是古希腊人社会生活的中心,他们在床上饮食、聊天、举行庆典活动。后来,很多国王在处理国事和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床,召见大臣、款待宾客、商谈军机……统统都在床上。难怪法王弗朗茨一世时期,海军将领博尼韦每次立下战功得到的恩赐竟是“与弗朗茨一世同眠一床”。
路易十三的枢机主教黎塞留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床上工作者”,他连外出旅行也要躺在床上,遇到城门太窄,他的超级大床过不去,还得把城墙凿一个大缺口。由于主教以床代步,难得行动,再加每天数餐美食,最后身体跟床一样重,导致呼吸困难,血循环发生障碍,于五十七岁暴卒。
床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作为“保险柜”“藏金室”。英王查理三世的床不仅有铁栏杆保护,而且有个秘密抽屉,内藏宝石、首饰、金币,因此,他走到哪里,就把床带到哪里。后来,国王在战争中阵亡,新王派一名使者到先王住过的骑士家里寻找金银箱未果。使者走后,骑士在理查三世的床上发现了秘密抽屉,他未作禀报,吞没了全部财宝,过起穷奢极欲的生活。骑士死后,他的遗孀被一个贪心的女仆谋杀在这张床上。
中国民间的老太太常把钱塞在一只长袜子里,然后放到枕头里或床垫下。唐代诗人张籍在《行路难》中写道:“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反映出中国古代床上藏钱的习俗。后来形容某人钱财耗尽、生活拮据,谓之“床头金尽”。笔者儿时常在夏夜躺在星空下的竹床上,也不在睡觉,而是在数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