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东方乐器的百科全书 海上圆新梦  春色满校园
第6版:文体汇 2021-05-09

海上圆新梦 春色满校园

编者按

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明天落幕,但爱乐之城的和谐、美好、欢乐、祥和将延续到人民生活的每一天。这就是艺术对于生活的“溢出效应”。今天起,我们将从文教结合、辐射长三角乃至送演出到革命圣地延安以及融入技术的线上线下三方面,来体现艺术如何润物细无声。

“上海之春”拓宽普及艺术教育路

“上海之春”,不仅是音乐人的春天,更是所有爱乐者的春天。作为中国历史最久的音乐文化品牌,每逢春意盎然之时,人们总会在此与音乐相遇。讲座、沙龙、音乐会……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一如既往用一系列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为青年艺术人才提供专业舞台,向青少年普及艺术教育,给孩子做好美育引路人……

用艺术回馈社会

每年的“上海之春”都有一个重要任务——用艺术回馈社会。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今年上音音乐开放周减少了往年邀请市民逛校园、进课堂等环节,而专注于用专业做好学校美育带头人,为校外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提供音乐普及教育,为他们提供登上专业舞台的机会。

五四青年节当晚,200多位青年学子同台唱响新时代版《长征组歌》(见上图 记者 郭新洋 摄),舞台上集结了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和上海交通大学交响乐团三大高校的优秀代表。这让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想起了恩师周小燕先生对学生说过的“四门”教育——敞开心门、打破师门、走出校门、跨出国门。上音复排这部经典,就在践行这样的理念。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徐旭表示,艺术的感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能促发人的创新性,在大学艺术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让青年人才闪光

回想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之春”的前身上海市音乐舞蹈会演奏响,当年,何占豪26岁,陈钢24岁。1961年,才旦卓玛第一次登上“上海之春”的舞台,唱起《东方升起吉祥的太阳》,那年她24岁。

5月7日晚,从近20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的10部原创新作在《海上新梦·十四——“复兴之光”管弦乐、声乐原创作品音乐会》上亮相。作品均为世界首演,作曲家以青年新人为主,平均年龄36岁,包括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吉林的青年创作骨干和留学生。

今晚将上演的《筝乐合鸣——古筝重奏音乐会》,由上音、上戏、上大、上师大四所高校的古筝乐团共同带来。其中,参演作品《云彩》《柳京之舞》《逐梦》均为各团古筝专业学生所创作,上海戏剧学院無二筝团还将在音乐会上首演作品《無二》。

做好美育引路人

在城市中心举行的“春之声”2021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成了不少亲子家庭“五一”熏陶艺术的集体选择;第三届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节在新虹桥中心花园拉开帷幕,花园内的绿地舞台、亲水平台、绿波长廊,都成了手风琴爱好者展示风采的舞台;竹笛艺术节的大师班、讲座,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竹笛爱好者前来。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上音共策划了80项(场)活动。同时,上大音乐学院、上师大音乐学院、华师大音乐学院、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也举行了高校艺术开放周,活动均向广大市民、学生免费开放。儿童剧《孩子剧团》《小音乐家专场》等少儿演出,更是进一步扩大了艺术教育的辐射区域和效能。

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