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让市民乐享精神文化大餐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产品 目睹上海巨变,和上海一起成长 技术能手希望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科学思想
第4版:要闻 2021-05-23
外滩教育论坛职教专场聚焦“技能,让生活更美好”

技术能手希望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昨天下午,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育学会、新民晚报社主办,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市中职学校艺教委、黄浦区教育局共同承办的“外滩教育论坛职教专场暨2021年上海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举行,聚焦今年职教活动周的主题“技能,让生活更美好”。本场论坛通过东方网、澎湃新闻、中国教育在线、腾讯云和新民网直播。

有好手艺才“有饭吃”

当初的上海男孩张冬伟,初中毕业报考了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工学校电焊专业,源于父亲对他说的一句话:“靠手艺吃饭的人,随便走到哪里,都可以有饭吃。”如今,已过了而立之年的他,凭着一手“有饭吃”的好手艺,获得了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工匠”的称号,成为LNG(液化天然气)船焊接骨干。

液货舱围护系统是LNG船的核心。张冬伟说,该围护系统大量采用了厚度仅0.7毫米的殷瓦钢板,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需要极其精湛的技艺和超出常人的耐心。一条LNG船,有13公里特殊位置的焊缝,要靠焊工手工完成。

“社会需要技术人才,需要工匠精神的代代相传,虽然这是一条十分艰苦的道路,但要想成功就必须沉下心来。”他说。

她调的咖啡“会说话”

几天前,上海市贸易学校咖啡制作展示项目在济南市举行的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上亮相,卢晓菲的拉花作品获得了在场参观的教育部领导的称赞。

卢晓菲是上海市第二届“四大品牌”职业技能大赛花式咖啡制作的冠军,在去年末的第三届上海咖啡大师赛上夺冠。不过,说起自己的匠心之路,她也是颇多感慨:“一颗颗咖啡豆,从生豆到成为杯中的一抹棕色,要经过挑选、烘焙、研磨、萃取,而拉花又是制作咖啡的艺术之巅。在备赛阶段,我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实训室里跟着老师一起度过的,对着一台机器我足足练了九天拉花,每天至少用掉了一斤以上的咖啡豆,最多的一天用了一公斤,相当于做了120杯咖啡。”

这位被誉为“上海滩咖啡做得最好喝的女生”说,咖啡其实是“会说话”的,咖啡师就是要把咖啡的“话”传递给顾客,让人们感悟一种精致的生活享受。她很想将来有一个自己的咖啡吧,更想把中国产的咖啡推向世界。

培养有技术的“好人”

从职业学校走出来的技术能手、能工巧匠越来越多。用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原校长李小华的话说,这就是“类型教育的成功”。他对学生的要求是做个“有能力的好人”。有能力,就是要有技术;好人,就是要对社会有用。近年来,商贸旅游学校紧跟上海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发展的步伐,开设了人工智能、音乐表演、电竞等专业。

“我们企业选人用人有一条标准,就是不唯学历,而是希望年轻人技术傍身。”腾讯腾实校企合作中心负责人钱栩磊说,腾讯已在上海20多所中高职院校布局“腾班”,让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

首席记者 王蔚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