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展出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昨天,位于茂名南路1号的大沪社-联合艺术空间被明亮的色彩填满,笼罩在爱和温暖的氛围之中。来自上海、嘉兴两地特教学校的孩子们用画笔叩开心门,描绘他们眼中的绚烂世界。“嘉禾万事兴——2021特教学校绘画艺术大赛”在这里落下帷幕,20幅优秀画作获奖,并在“拥抱新时代艺术作品展”上亮相。此外,这些获奖作品还将成为艺术装置作品“虹”的组成元素,为嘉兴范蠡湖公园的“九水连心”工程添一抹亮色。
画是心的映射
绘画,是这些不善言辞的特殊儿童表达内心想法、与世界交流的另一种方式。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致立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孙宝宝,用一幅《果蔬世界》描绘了在他最爱的生活课上种植农作物的场景——香喷喷的玉米、萝卜长出五官,变成了菜地里的小精灵;卷心菜也张开层层叠叠的叶片,仿佛穿上一件华丽的晚礼服。该作品获得了大赛一等奖。孙宝宝的指导老师朱怡婷透露:“作品的创意构思完全是孙宝宝自己完成的,这些孩子内心蕴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往往让人大吃一惊。”
朱怡婷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已有5年,得知这次大赛的获奖作品会被应用在公共艺术装置作品上,她感慨道:“近几年,社会对特殊儿童越来越包容和理解,这个项目能够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作品、走进他们的内心,它给孩子和社会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艺术疗愈心灵
朱怡婷的想法,与艺术装置作品“虹”诞生的初衷不谋而合。该作品由三组幻彩艺术玻璃景墙构成,单体高2米,长约30米,其色彩会随着透视条件和照明条件而变化,呈现出彩虹般的光泽。孩子们的作品,则会出现在这三道“彩虹”之上。项目负责人、上海市政总院景观院院长张翼飞介绍:“设计这个项目时,我们就希望用艺术的形式为特殊儿童带去爱与关怀,所以选择了‘虹’这个主题。彩虹本就是一道桥。这是范蠡湖公园里的‘虹之桥’,也是连接孩子们内心与这个世界的心之桥。”
今年4月初,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前夕,大赛曾组织上海市政设计院及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师生组成志愿者队伍,走进特教学校,陪伴患有自闭症的“星星的孩子”进行绘画创作。项目策划人、上海市政总院景观院公共艺术文创中心副主任张怡琳参与了志愿活动,为孩子们展现出的艺术天赋和敏感度感到震撼。本次展览,一幅名为《花衣裳》的获奖作品再一次带给她惊喜:“这幅画画的是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蝴蝶是彩色的,我们的‘虹’也是彩色的。而画面背景上的蓝色曲线,看起来又好像是‘九水连心’的水流元素。这是一个美丽的巧合,也是孩子们对世界的美的理解和想象。” 本报记者 吴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