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手三十,是一道坎。在不少人的经历中,随着年纪的增长,成立了家庭,有了妻儿,分心的事多了,花在棋上的精力和时间减少,棋力也难免出现下滑。不过,32岁的陈耀烨九段依旧是各项大赛中活跃的身影,因为围甲首轮的“滑标”事件,他再度成为热点人物,也在更多棋友的心目中,刻上一名挚爱围棋的棋手印象。
职业棋手的比赛和训练强度,远非常人可以想象。有研究表明,下一盘棋对身体和心理的消耗,甚至超过一场足球比赛。年龄增长,对棋手的影响显而易见。陈耀烨自己解释,过了25岁,职业棋手的训练强度就下降了,因为不可能再像20岁时那样,每天能高度集中10个小时的注意力,但对围棋的热爱,却随着生涯的延续,刻入骨髓。这也是他在这个年纪认真规划、积极开拓多元角色的原因。
身为冠军棋手无偿讲授围棋公开课,陈耀烨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孩子学棋应该得到正确的指点。他抛出教学理念“惯性思维”,指的是下棋过程中碰到某一个棋型时,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即是惯性思维,这在围棋中很重要,对于棋型的看法会伴随棋友一生,“这也是我想带给学棋小朋友的重要理念。”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