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拜登向国会提交6万亿美元预算 俄罗斯批欧盟禁飞令“不负责任” 法国再现袭警事件多人伤亡 重拾“甩锅”论  拜登要学特朗普?
第7版:国际新闻 2021-05-29
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说”老调重弹

重拾“甩锅”论 拜登要学特朗普?

乘客走进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图GJ

美国政府又翻出了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说”,玩起了政治炒作的老把戏。

对于政府这一出,美国人自己也很迷茫:明明冲着“我们该怎么办”选了拜登,怎么又变成了不停提问“我们该怪谁”的特朗普?明明在特朗普时代,“实验室泄漏说”被公认为是总统“甩锅”、被人唾弃的阴谋论,到了拜登时代,怎么突然也这样了?

由情报部门调查?

90天,这是拜登给美国情报部门下令找出所谓“疫情源头”的时限,理由是要考虑所谓“新冠病毒从实验室意外泄漏”的可能性。

显然,所谓调查“疫情源头”,就是要将“实验室泄漏说”坐实。否则,一项关于病毒的调查,为什么要由并不直接相关的情报部门来展开?

美国媒体一片“欢腾”,争先恐后为政府炒作“实验室泄漏说”,社交媒体脸书也宣布不再删除“实验室泄漏说”相关帖文。然而它们或许没有意识到,它们正在给自己埋雷。

有人指出,调查必须基于科学方式,“你不能预设结论,然后选择性地摘取符合结论的数据”。但由情报部门展开调查,本身就不是“基于科学”的做法。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怀疑美国的动机。

让疫情谜团更谜?

事实上,试图坐实一个荒谬的推论,并不见得对拜登政府有多少好处。

“拜登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有一些政治风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文章称,如果“实验室泄漏说”被证实是无稽之谈,拜登和特朗普都将面临对防疫工作透明性,以及放任政治动机“污染”调查的质疑。

而这场调查本身,以及美国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兴风作浪,正在美国国内制造混乱。

“拜登的做法加重了围绕疫情的谜团。”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文章写道,“拜登的做法似乎是要将病毒的传播、错综复杂的流行病医学谜题和大国博弈等诸多因素搅和在一起。且不说拜登政府是否打算浑水摸鱼,这种做法会加深人们对世卫组织的不信任。”

当然,此举也在加深美国民众对本国政府和媒体的不信任。

“由此造成的损害将超出围绕‘实验室泄漏说’展开的辩论本身。”美国《平板电脑杂志》首席技术官布隆写道,“每一个反疫苗者都会说:‘看,他们之前说这是阴谋论,突然又说不是阴谋论,所以到底应该相信谁?’”

针对脸书跟风“实验室泄漏说”的举动,布隆贴出专栏作家西格尔去年为杂志撰写的一篇文章表明态度。

西格尔写道,一些科技公司以所谓“公共安全”名义,利用审查机制和算法决定人们能看到什么、不能看到什么,“当它们采取的行动影响了公众安全,传播了误导性甚至是彻头彻尾的假消息时,会发生什么?”

还有人从美国政府对“实验室泄漏说”的“痴迷”中闻到了恐怖的味道。

“有些人试图将‘实验室泄漏说’变成政治武器。”《大西洋月刊》专栏作家弗鲁姆写道,国会参众两院共和党人现在不但要求调查新冠病毒起源,还要求调查美国科学界在其中的作用。“从许多方面看,正在发生的事情似曾相识,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美国也是如此……共和党人利用外部威胁将矛头指向国内意识形态问题,以证明自己‘内外受敌’以及‘清理门户’的正当性。美国现在大有重蹈覆辙的危险。”

无论如何都要赢?

不过,拜登政府似乎已经顾不得这些。

《纽约时报》指出,对于90天后调查“颗粒无收”的可能性,拜登政府似乎想好了对自己有利的说辞——都是因为中国不透明。说到底,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赢这场“指责游戏”。

只是,意义何在?

病毒溯源本就是艰巨而又漫长的科学研究过程,将时间耗费在“实验室泄漏说”上,只会浪费用来解决问题的时间。

疫情暴发至今,“实验室泄漏说”始终缺乏证据。“政客的说辞并没有让疫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反而打击了科学家的积极性,拖慢了他们发现疫情真相的脚步。”《今日俄罗斯》评论称,“回顾美国本土生化武器的历史,似乎能够理解美国为何如此痴迷于‘实验室泄漏说’。在生化战争问题上,美国是最没有资格指责他国的。”

在全球设有200多个生物实验室的美国,可别一把火烧到了自己身上。

本报记者 齐旭 实习生 方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