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唤醒文化记忆  激活水乡古镇 乘乌篷观展忆往昔峥嵘
第13版:长三角/视点 2021-06-22
稽山秀水古越景 百船百幅展百年全国摄影名家走进绍兴东湖

乘乌篷观展忆往昔峥嵘

红色长三角

在“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乐曲声中,乌篷船在湖面上快闪拼出的“100”字样,庆祝建党百年华诞。上周末,“稽山秀水古越景 百船百幅展百年”全国摄影名家走进绍兴活动在东湖景区开幕。

1

百船庆华诞

乘坐一叶乌篷,通过水上观展的独特方式重温革命先辈走过的峥嵘岁月,从党史中汲取丰厚精神滋养。

乌篷船是绍兴独有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竹篾篷被漆涂成黑色而得名;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是水乡的精灵,更是水乡的风景。此次展览,以体现绍兴特色水乡文化的100条乌篷船为载体,每条船分别装载一幅珍贵历史照片,以时间为序,以中国共产党诞生为起点,通过那些定格在历史上的珍贵瞬间,展示发生在这百年间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东湖,位于绍兴城东5公里处,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浙东段仅一堤之隔,是浙东大运河及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被誉为“浙东古运河边的璀璨明珠”。东湖所在地原为一座青石山,自汉代起,石工相继至此凿山取石,经千年鬼斧神工,遂成悬崖峭壁,奇潭深渊。清末,绍兴乡绅陶浚宣依照先祖陶渊明《桃花源记》之意境,将其改建为一处江南园林,是江南地区迄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采石场遗迹。建园以来,遗留下大量古建筑群、石碑、名人遗迹及摩崖石刻,并于2005年被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滚石研究基地”。

摄影展共分为四个篇章,与四大历史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一对应,对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艰巨历程进行了生动的视觉化描述,并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在革命、建设、改革中走过的伟大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总结的宝贵经验。

水乡婚俗、社戏表演,非遗集市中老绍兴的传统技艺以及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由百盆盆景浓缩而成展现东湖之美的水石盆景展,以及由绍兴市职教中心学校优秀毕业生带来的“绽放青春服装秀”,也为此次活动增添不少亮色。一张张精美绝伦的图片,便是活动盛况的最好写照。

2

艄公话变迁

“我是1956年出生,绍兴那一年经历了很大的台风,小时候每到梅雨季节就涨大水,家里房子都进水,上世纪60年代饭都吃不饱,老百姓生活比较困难。改革开放以来,我是亲身经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参加此次活动的乌篷船艄公高子根热情很高,一边划着船一边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回忆,1989年平房变楼房,2008年改造了3层楼房,到现在住进了小区套房,吃穿都不用愁了,医疗、养老保险都有了,国家也越来越富强了。

东湖景区是绍兴市非遗传承基地,艄公们的平均年龄都不小了,年纪最小的董小四生于1968年,他对党的记忆更加深刻,董小四动情地说,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我都在电视旁观看直播,满腔的激动情绪,心潮澎湃,感到作为中国人无比光荣和自豪,为国家强大感到骄傲。”

“对身边的共产党员十分佩服。”在记者采访中,有一位名叫高国良的艄公不时插话,“共产党人真抓实干、务实为民,一起战洪水、抗地震、控疫情,不断解决好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他坦言,景区领导基本都是共产党员,工作中有什么困难总是先上,比如这次在乌篷船上贴党史的图片,要防梅雨季节必须采用防水材料,带头反复试验,终于找到解决方案。

景区里的年轻人也有不少共产党员,艄公们遇到手机使用等问题,小年轻们二话不说,立马就会帮忙解决。“如今不是战争年代,一些平凡小事中也能体现党员的精神。”本报记者 张龙 文/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