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栋自信满满 图 新华社
稳稳站在网中央,董栋低下头,举起手臂低声吼了句“好样的!”独自上场,就在几分钟前,他的队友高磊因伤在比赛中出现重大失误,无缘晋级。原本的双保险变成了自己扛。32岁的董栋,再一次站在了奥运的聚焦处。
完美而精准的落网,在昨天的比赛中,董栋的表现堪称教科书级。一下一下,网线弹起的声音就好像他名字的发音:“咚……咚……咚”。最后一个出场,白俄罗斯的小将腾起更高、难度更难但位移也更大……场边董栋眼光始终跟随,当看到最终对手险胜自己,他笑了笑,迎上前拥抱祝贺了对方。“虽然最终没有取得金牌,有些许遗憾。”他坦言,年龄的增长和伤病困扰,让自己无法再像年轻人那样兼顾难度和高度,“但我今天能够发挥成这样一个水平,我真的对自己很满意。”
四届奥运,一枚金牌,两枚银牌,一枚铜牌,还有职业生涯共计14次获得个人和团体项目的世界冠军。在外人看来,董栋的战绩已经足够辉煌。昨天赛后,国际体联发文称,“他已然成为公认的蹦床传奇”。
董栋说,自己决定改练蹦床时,从来没有想过能在这个项目里坚持到32岁,更是不敢想象自己后来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年,我会说:圆满。”没有四金又如何,成长了、学习了、成熟了,“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意义,我觉得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带给我们每个运动员的。”
尽管已经是第四次参加奥运会了,但比赛前一天,董栋还是整宿失眠了。“过程很煎熬。在没有训练的时候,会越想越恐惧。”但真正第二天到了比赛场馆,开始热身了。董栋又发现一切都是熟悉的,是能掌控的,“这时候心理才会踏实些。”
精准而完美的表现来自日常无数次的训练,每一届都是煎熬,但熬过去,终会有所成就。董栋坦言,任何一个项目要想去冲击奖牌,都需要有精湛的技术和强大的内心。“昨天赛前我和教练说,拼了拼了。因为蹦床网很软,然后我们人紧张的时候腿也会很软,腿一软,也就很容易失误。”
四届奥运,不同的结果。董栋动情感慨至今最遗憾的依然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过往的荣辱都化作蹦床上一次次的高高跃起,千百回的腾空翻越让董栋渐渐明白,坚韧才是通往金牌之门的钥匙。
董栋说,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他想和2008年19岁的自己说一句话:“小伙子,慢慢熬吧!”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理解,“自己的路要靠自己去走的。谁也帮不了你。” 特派记者 厉苒苒(本报东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