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从追剧到演剧 每个人物都有来龙去脉 在杂技舞台上写首抒情诗 什么样的舞者能当《电波》外援
第9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1-08-01
月薪一万八,配备28人教师团队

什么样的舞者能当《电波》外援

入选的部分男演员

来自四川大学舞蹈系的韩雨琦 本报记者郭新洋 摄

“上海出品”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下简称为《电波》)自7月初开启长达半年的巡演后,一则面向全国的“招聘启事”也在舞蹈圈乃至艺术圈中疯转。在历时1个月的招聘考核后,昨天上海歌舞团最终确定“外援”名单。数百名的报名者,在经过初评、复试等层层关卡,最终有55名优秀舞者脱颖而出,加入《电波》大家庭。

“外援”的配置

登上过央视春晚,被无数舞迷追捧模仿,风靡全国的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很多学舞者和爱好者的“心头好”。《电波》招募演员的招聘启事一上网,便引来数百名报名者。那究竟什么样的舞者,能够成为《电波》的“外援”呢?

“要能保证《电波》品质的,自然舞蹈基本功、技术能力都要过关。除此之外,群舞讲究的是齐整,我们在个头、身形上也会有一定考量。”陈飞华看着排练厅里正在拍集体照的一众舞蹈新星说。事实上,前来报到的演员,除了基本功过硬、技能出众、舞蹈感知力强外,无论是个头还是颜值都很能打。

来自四川大学舞蹈系三年级的韩雨琦告诉记者:“我是经过三轮考核才考进来的。除了舞团的初试和复试,我们学校自己还提前进行了选拔,真是太不容易。”

“外援”的待遇

让这么多舞者纷至沓来,除了《电波》本身的魅力和号召力,新成员的待遇也是让人艳羡。早在招聘启事发布时,就有人咋舌:“刚毕业实习工资每月就有税前一万八?”确实如此,不止月薪,已陆续抵沪的新成员被安排入住桔子水晶酒店,在之后的半年,这就是他们的“宿舍”。酒店距离舞团约3公里,轨交15号线一站路。

为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成员们尽快融入舞团乃至上海生活,报到当日他们就收到了舞团发放的暖心礼包,里面有两件文化T恤、训练手册,还有防疫必备的口罩和消毒纸巾。

和不菲的月薪、舒适的住宿条件、周到暖心的关怀相比,新成员能够获得最佳待遇,还在于一次“众星拱月”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55名新成员将于10月中旬《电波》驻演二轮演出中正式亮相。为让他们快速成长,歌舞团为他们配置了足足28人的教师团队。

“外援”的期待

据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透露,这次所招收的55名新成员中,将近一半是尚未大学毕业却已进入实习期的学生,他们在完成半年的训练演出后,即将面临的也是考团、进入社会。

韩雨琦说:“对我这样大三升大四的学生而言,更看重的是这次学习的机会和挑战。能够加盟《电波》历练半年,跟随像朱洁静、王佳俊这样优秀的舞者学习,和他们同台,对自己舞蹈素养的提升是难以估量的。我相信,以后无论在哪里跳舞,这都将是难忘的经历和难得的积累,也会是履历上大放异彩的一笔。”

其实,早在《晨光曲》登上央视春晚的那年,韩雨琦和她的同学们就和朱洁静“同台”过,只是那时四川大学舞蹈系的孩子们是“大背景”中的群舞。韩雨琦说:“那时候就想,如果有机会能和朱洁静他们一起跳舞,该多好。”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