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播时的欢呼声让足球比赛空场转播“不空场”图 新华社
东京奥运会足球场馆转播制作经理白李
扫码看视频
一届没有观众的奥运会,即便各项比赛正在火热进行,这个标签已经被贴上历史。对经历疫情挑战的大会来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转播。空场的奥运会该如何营造气氛,借助技术能弥补哪些空白,中国转播团队如何深度参与东京奥运?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亚浩(上海)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担任东京奥运会足球场馆转播制作经理的白李,请他做详细的解答。
不让运动员感到孤单
联系白李时,他正带着日本朝日电视台的团队制作足球半决赛的场地转播信号。他解释,实际上对东京奥运会的转播团队而言,转播工作首先遵循一个理念:比赛始终是第一位的,避免通过其他技术手段的渲染,影响运动员投入比赛。“不要过度渲染空场,在比赛开始和结束时,会把镜头给到场地四周的景观,运动器材,标语,让观众投入到奥运会的竞赛氛围中去。”
很多观众在观看游泳、足球等比赛转播时,听见清晰的欢呼声,但现场并没有观众,这是人造的声音吗?白李解释:“这些声音可不是假的,是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简称OBS)基于往届奥运会的录制,创建同各项运动相吻合的环境音,在现场比赛时播放。”
比如在足球场馆的比赛,当沙特阿拉伯队上场的时候,准备了从当地球迷采集的问候和祝福。白李说:“当听到来自母语的问候时,沙特队员感觉特别亲切,好像看台上就坐着自己国家的球迷一样。”
这就是东京奥运会赛事转播中特别的“体育展示”部分,服务让全世界相聚在一起的奥运会主旨。白李解释,“巴赫主席说过:我们不想让运动员感到孤单,通过这种至关重要的‘情感联结’,让他们感觉仿佛被观众包围着。”
选手与家人实时互动
有观众发现,游泳运动员上岸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岸边的一块屏幕前,向它招手,并交流得不亦乐乎。白李解释,这是东京奥运会新上线的家人连线环节。通过网络将家人远在千里之外观赛的画面接入现场,比赛完毕,运动员第一时间就能与妻儿、丈夫、父母分享,让他们感受到陪伴。选手对这个环节非常感兴趣。
除了家人,运动员还能通过球迷视频矩阵和啦啦队地图,获得观众实时的陪伴。每个赛场,都有一面由几十块屏幕组成的视频墙,同步播放各地球迷为运动员欢呼鼓掌的画面。到目前为止,奥运赛场上已经播放1.4亿条来自观众的视频,几乎覆盖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
捕捉箭手每一次心跳
这届奥运会,也带来许多转播制作的新技术。比如部分比赛采用8K的高清信号,让比赛的每一个环节纤毫毕现。
白李透露,在足球、排球、3对3篮球、体操、田径、滑板、攀岩与BMX自行车等比赛中,东京奥运会均运用了360度成像的回放技术。比如百米比赛开始数秒后,画面创造一个竞赛全景,并有一整套比赛统计数据,详细分析比赛的不同阶段。
让观众更感兴趣的,是射箭比赛的画面中看到箭手的心率。这项技术的运用,是在比赛直播中引入传感器。同时,在距离运动员约12米处设置四个摄像头,聚焦在运动员脸上,拍摄血管收缩产生皮肤颜色的细微变化,并同步进行数据分析。每当箭手张弓搭箭,电视画面的左下方,就会显示他此刻的心率。
有趣的是,一旦到了决定胜负的一箭,有的箭手心率会从每分钟90升至150。观众因此身临其境,感受射箭比赛斗技术更斗心理的精彩。
中国转播团队广泛参与
本届奥运会,制作运行团队有6000多人是从世界各地征集来的,包括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在内的转播机构。这是中国转播团队参与境外奥运会最广泛的一次。央视派出300多人的团队,承担东京奥运会体操、羽毛球、乒乓球、攀岩及田径铅球决赛五个项目国际公共信号的制作和东京残奥会田径及盲人门球国际公用信号制作任务。
地方电视转播机构也在本届奥运转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负责2号台乒乓球项目及残奥会马术和射击项目。北京电视台则负责乒乓球4号台的转播。此外,厦门电视台、济南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羽毛球项目。上海电视台五星体育转播团队一行17人,负责制作乒乓球场地3号台的全部比赛公用信号。
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SMT天鹰转播团队派出33人,提供4套4K转播系统和6辆超高清转播转播车。团队负责举重、BMX自行车、滑板、三人篮球、攀岩等项目的转播信号制作的技术服务,还担任包括开幕式和闭幕式在内所有重要仪式和赛事全程的系统备份工作。
自北京奥运会起,白李就加入OBS的转播团队,并从伦敦开始,担任多届夏奥会和冬奥会OBS的项目制作经理,“平昌冬奥会时,SMT有一台车去做服务,那是一个突破。”转眼三年过去,在东京奥运会的舞台,中国转播团队的实力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白李最后说,技术要为讲故事服务,这是无法回避的真言之一,“我们热爱技术,拥抱技术,但技术的使用,是为了讲述全世界最优秀运动员的故事。”
特派记者 金雷(本报东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