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回家(插画) 江南好,江南美,最忆是江南 春天的事业 一名95后的低碳生活自白 选书路上不懈怠 微笑莲花
第11版:夜光杯 2021-08-28

春天的事业

潘与庆

去年,在中福会出版社召开的“生肖儿歌童谣邀请赛”筹备会议上,我遇到了王禄宁老师。王老师退休后去儿童基金会工作,我问及缘由,她说,“儿基会工作是为孩子做好事,办实事,我喜欢。”

今年七月的一天,王禄宁老师邀请我参加儿基会的活动。会前她介绍我认识了爱心企业家李菁。李菁的孩子小时候患有哮喘,发起来孩子难受,李菁心里也不好受。一位懂医的老师告诉她,可以在重子、定喘等穴位试试推拿。一试果然很有效,为了帮助更多孩子,李菁志愿出资设立“妙逸康小儿推拿基金”,得到儿基会的大力支持。这个项目既弘扬中华医学,又创出了联合社会资源办公益的新模式。儿基会先在杨浦区妇联系统试点,请儿科推拿专家为居民边讲边操作,得到好评。她们又在岳阳医院老专家指导下,制作了28集针对小儿常见病的推拿视频课程,到杨浦、嘉定、普陀等六个区的社区、学校、幼儿园播放推广,取得相当好的社会效果。

我问王禄宁老师,像“妙逸康”这样的专项基金,基金会还有多少?她说目前有16个,并欢迎我到基金会,由秘书长余伟星和项目部李多芬两位老师给我做介绍。

八月的一天下午,我如约来到儿基会。余老师和多芬老师把许多资料放在我面前,和我聊了起来。儿基会开展的“818”就是“帮一帮”的助学活动,有上万名18岁以下低保、单亲、父母伤残、孤儿等家庭中优秀的初、高中学生,得到基金会和社会各界好心人士的资助,顺利完成学业。一些贫困家庭的听障儿童,在建行上海市分行“大爱有声,听‘建’未来”专项捐款资助下,78名孩子做了人工耳蜗手术,回到有声世界。崇明一名3岁女孩因爆发性心肌炎引发急性心衰,江西一名11岁孩子被查出患有罕见的粘多糖病……许多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还未绽放,就面临枯萎的危险。儿基会雪中送炭,帮助许多大病、重病以及先天性疾病患儿恢复健康,重新让“花儿”绽放。还有一些孩子拥有艺术天赋,但是家里没有条件让他们梦想成真。在达承专项捐款的资助下,儿基会的“未来之星艺术圆梦”项目为这些孩子提供了学习机会。五六年来,全市有3000多名孩子参加了舞蹈、声乐、戏剧、民乐培训。

今年是上海市儿童基金会成立40周年。看着忙碌的工作人员,我想,她们无愧于“5A级优秀社团组织”和“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的称号。这是春天的事业,滋润万物,让花草尽情绽放、吐露芬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