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易等医护组成员在集中健康观察点24小时轮流待命值守 陶濮 摄
在普陀区集中健康观察桃浦点,医护组组长苏易被大家视为铁打的“超人”:作为观察点的主要负责领导之一,苏易好像从不需要睡眠恢复体力,凌晨两三点还在隔离防控微信群里协调工作的他,第二天一早必定准时出现在防控交班会上,自8月6日至今,一天都没有落下。不仅如此,他每天还要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尽管休息打盹只能见缝插针,但面对工作,他依旧干劲十足。
其实,医护组还有6名组员也个个都像“超人”,他们不仅要完成入住客人的各项信息登记,执行每天两次的体温检测,掌握住客健康状况等任务,还要做好与其他小组的协调沟通。由于隔离人员到达观察点的时间大多是在凌晨时分,医护组成员必须24小时轮流待命值守,帮助隔离人员办理入住,并确保每个环节都严格落实防控要求。
集中健康观察点临时党支部委员苏易是此次医护组组长。自去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作为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苏易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在得知集中健康观察桃浦点即将启用的消息后,苏易主动请缨。
每当有隔离人员到达,无论多晚,组员们总是第一时间到现场,做好体温测量、信息采集、相关文件发放等工作,并按需合理分配房间;隔离人员入住期间,定期对隔离人员进行核酸采样并及时送样到疾控中心。此外,还会及时准确地回复隔离人员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做好人员出现异常情况的紧急预案,时刻掌控隔离人员的身体状况,做好回访工作。凭借着兢兢业业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隔离人员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一位隔离人员因自己15个月大宝宝全身出疹需及时就医,观察点第一时间联系附近儿童发热门诊,并立即启动转运工作,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4个小时内,组员们一直关心、安抚隔离人员情绪,直至救护车到达。待完成就诊并将隔离人员顺利接回观察点,已是凌晨4时半。
因长时间待在房间感觉闷得慌,一位患有其他疾病的隔离人员,时常把气撒在医护人员身上,不停地“找茬”。大家都明白,他是担心自己病情加重才导致情绪不稳定的。组员们轮流陪他谈心,还特地叮嘱为他备上清淡饭菜。短短十几天相处,大家渐渐成了朋友。还有一些嫌弃饭菜不可口、居住环境差的隔离人员在组员耐心疏导下,逐渐对医护人员敞开心扉并尊重理解。“从入住时的抱怨到结束隔离离开时发自肺腑的感谢,这样的转变让我们感到由衷欣慰。”一位组员表示。
尽管观察点的工作异常繁忙,与家人也总是聚少离多,医护组却没有一丝抱怨,每天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本报记者 江跃中 实习生 陈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