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校园拒绝欺凌 中医院推“中药临方定制加工” 商务楼开放98个车位解停车难 辰山植物园赏“莫奈花园” 复旦发布:“衣服充电”将成现实
第3版:上海新闻 2021-09-05

校园拒绝欺凌

郁晶陶

欺凌,是校园中的一道阴影。校园拒绝欺凌,自9月1日起,《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实施,出现学生欺凌等危害学生身心健康情况,被督导的学校、其他教育机构,相关负责人将被问责。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如何?据媒体报道,从2018年起,历时3年,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张文新带领团队进行大规模、系统性校园欺凌调研,全国13346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调研结果显示,19.9%的学生会卷入校园欺凌事件,其中受欺凌者占16.2%,欺凌者占0.9%,既是欺凌者又是受欺凌者的占2.8%;每起校园欺凌事件中,80%以上的学生对此知情。

面对校园欺凌,法律是最具震慑力的武器。《未成年人保护法》定义“学生欺凌”为: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同样是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对学校建立欺凌防控专项制度、建立学生欺凌零容忍处理机制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接到相关报告,要立即调查,作出认定、处理;对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等严重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防范校园欺凌,应建立长效机制,需要政府、专业机构及学校、家长等各方协同努力。既要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也要不断提升应对和干预的专业能力。上述调研显示,受到欺凌后,只有40%左右的孩子会告诉家长或老师,大多数孩子会选择独自默默承受。

如何及时发现校园欺凌,支持、帮助受欺凌者,需要科学而有效的措施。这方面,学校和家长也需要支持和指导。5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将预防校园欺凌纳入教师校园长培训。防范校园欺凌,需要各方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构筑安全、健康、阳光的校园环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