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苏炳添任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推广大使 学医是志愿表上的唯一 建成后滨江美景尽收眼底 三大先导产业2025年规模倍增
第4版:要闻 2021-09-09

学医是志愿表上的唯一

上海交大医学院迎来一批医学新生

根据2021年高考录取结果显示,全国30个招生省市中,近三分之二省市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高居综合性大学前五位,多个省市录取临床医学专业的新生高考成绩达到省前100名。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对医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令一批优秀学子更加坚定了学医的信念。

近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录取分数达600分以上的上海考生人数逐年增加。这两天,怀揣着相似的梦想,又一批医学新生走进交大医学院。

来自上海中学的郑玮以高考613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交大医学院,被临床医学八年制法语班录取。一直以来,这位学霸心中的“理想职业”都是医生。从小到大,外公经常提起“第二医科大学”,那些医学大家奋斗的故事令他对这座校园心生憧憬。幼儿园在重庆南路,就在交大医学院黄浦校区隔壁,小时候上学每天都会经过,他经常从围墙外好奇张望。也许做医生的梦想就从那时悄然生根。

高考志愿表上只填了一个选项,看似有些“一意孤行”的举动背后是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毕业生黄浩男对实现医学梦想的执着和自信。“历经新冠疫情的冲击,目睹或耳闻白衣天使的战疫之行,我心中的学医梦也就此开出花朵。我深刻感受到了白衣使者的伟大,对自己的梦想更加笃定。我无比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加入他们‘战在第一线’。”“去交大医学院学医”是一心一意的选择,他也用实力证明了能力。

来自湖南省长郡中学的曹宇萌是一个“疾控二代”。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她看到父母日以继夜地在疾控中心坚守岗位,有时甚至一个多月都无法回家,这让她意识到了疾控工作的重要和紧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呼唤我投身公共卫生事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父母指引我前进的方向,还有什么专业比预防医学更适合我呢?”她即将就读于交大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要接过父母的接力棒。

医学新生里还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毕业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一个读临床医学,一个读口腔医学。两姐妹从小到大都在相同的学校读书,拥有相似的学习背景,二人之间也没有因为成长而渐行渐远,反而志向和理想越来越一致。有人说学医很苦很难,可两姐妹却认为,从医的过程是切身感受现实世界的过程,能体会救助病患的快乐,实现自我价值。她们都希望未来能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一展身手。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