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抢奶奶(插画) 他和毕加索,一个“缘” 菊蕴秋香 一颗平常心 妈妈与党的故事 云上桥城诗话
第11版:夜光杯 2021-09-25

他和毕加索,一个“缘”

周言

在徐汇区安福路武康路路口,曾经有一家开了十几年的咖啡馆马里昂吧,我无事时常去。马吧外面一圈座位很热闹,里面难得地安静,只要不是周末,里面来往的人并不多。我在这里还不太热闹的时候,见过不少文化名人来喝咖啡,或者在门口与朋友打招呼,如焦晃、梁波罗、王安忆等。

我就是在这里认识叶国平先生的。叶先生一头白发,话不多,非常客气。偶然间我知道叶先生是画油画的,尤其是抽象画,深得毕加索的精髓。我对于艺术是个外行,当时也没太当回事,但是后来在朋友圈看到他的几张画,颇为惊叹。在我的认知里,当代能够把毕加索式抽象画画成叶先生这样的,为数不多。

叶先生告诉我,他早年在华山美校毕业后,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做中国美术或者艺术电影,还参与了很多欧美电影电视艺术片,大部分工作和绘画有关。

国人的审美习惯,一谈到毕加索式的画,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毕加索的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立体主义时期等,而叶国平的画有的技法来源于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但是颜色上又偏于蓝色时期和玫瑰红时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碰撞。这是一种融入了毕加索中年技法加上青年时期用色习惯的独特创造,形成了叶国平油画风格的一个独特侧面。

当然叶国平的这种技法,也被一些人理解为冲击力不够,但是我看他这一批画虽然形式上是油画,但是骨子里却是中国传统“无尽意”的延伸,在色彩简单的触碰下,形成了每个独特的形状,这些形状相互组合,又形成了一个系统。如果采用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用色习惯,这些对于形状的独特构建就会被大大降维,从而减少了作品本身对于浏览者的冲击力。

除此之外,叶国平也在积极追求毕加索“蜕变时期”的特色,当时由于毕加索与超现实主义者的接触,最典型的画作就是《格尔尼卡》。而我看到的叶国平画作也大量使用了“蜕变时期”的技法,使得阅览者有更多的联想。借用一个俗语来说,叶国平先生和毕加索,存在着一个“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