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璎
谁也没想到,7月才开张的北外滩来福士广场一下子就成了网红,来“打卡”的上海市民络绎不绝。
位于B2层的城市集市,被打造成“重逢·记忆中的90年代上海”主题街区,将弄堂场景一比一还原,烟火气息扑面而来。门窗房屋、街景站牌、家具摆设、招贴广告,统统让人惊喜,仿佛回到了小辰光拆迁前的街巷深处,人们纷纷拍照留念。曾经提篮桥地区的“郭大王净素坊”、“提篮桥葱油饼”等也搬到了这里,还有鲜得来、沈大成等老字号传统美食,满满上海味道。当然,北外滩来福士作为一家全新的购物中心,亮点远不止于怀旧集市,潮牌云集,好玩、好吃、好逛、好拍,一站式满足多种需求。
谁说购物中心这种形式渐渐没落了?人气是王道,搭准需求的脉搏是正道。
物极必反。受疫情影响,人们的消费模式习惯于能网购则网购,购物中心曾经“很受伤”。然而情况正在起变化,在实体店消费获得的体验式服务和满足感,并不是网购能完全取代的。周末走出家门休闲,线下购物重获青睐,慢慢收复失地中。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数据,3天全市共发生线下消费金额177.8亿元,环比节前3天增长11.8%。
今年一年,上海计划中有49家购物中心全新开业,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地标。9月19日,18万平方米超大商业体量的瑞虹天地太阳宫正式开门迎客,融合美食、运动、宠物、亲子等多元社群体验。城市集市在这里开出漠北武侠风的沉浸式主题街区,同时又揽入一批街头美食。无印良品在大阪做的生鲜超市概念店,也即将引进,值得期待。如果没有盈利的预期,如此大手笔的投资怎么可能实施?
在专业化、精细化的疫情防控之下,人们努力使生活回归正常。做好个人防护,该上班上班,该吃喝吃喝,城市有序运行。换一种游玩的方式,深度开发周边的新奇所在成为流行,购物中心的全新批量亮相踏准了消费升级新趋势。
消费不只是实物商品的买买买,人们开始习惯于把钱花在消费的服务和体验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打卡”全新购物中心,走起。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