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秋荷满塘 刺虎(设色纸本) 静坐溪畔不思游 莫把夜壶当茶壶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 奥地利“农家乐” 椒蒿
第18版:夜光杯 2021-10-20

莫把夜壶当茶壶

江曾培

近来,针对文娱领域的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违法失德等不良现象,各地正纷纷加强治理工作。情况表明,无论是演艺市场、影视屏幕,抑或网络平台乃至广告宣传,多存在低俗、庸俗、媚俗现象。“三俗”严重污染社会环境,毒害人们心灵,无疑是在整治扫荡之列。但也有一种看法,认为人是离不开俗的,历史上从来都有俗文化的流传。乍听此话不错,但是把“俗”的内涵弄错了。俗文化指的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而不是指其内容可以“低俗、庸俗、媚俗”。俗文化与雅文化一样,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摈弃“三俗”的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以通俗的方式把真善美融入作品,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这让我想起赵树理。他是一位农民作家,是带着一身“土气”进入文坛的。他的作品通俗易懂,以大众化、民族化见长,其《小二黑结婚》《李有材板话》等作品成为文学精品,进入了我国文学史。1956年春,赵树理在河北邢台与文学爱好者座谈,在回答了他为什么只写农村题材作品问题后,特别强调说:“为农民写的作品也要讲品位,什么品位的东西摆在什么位置上,茶壶摆在茶几上,夜壶就不能摆在茶几上。”

这句话形象而深刻,说明面对大众的通俗作品“也要讲品位”。凡是放在“茶几”上的东西,即一切面向公众的东西,都应当是“茶壶”,而不可以是“夜壶”。

实际上,有“品位”的通俗作品,并非一味地俗、俗、俗,而是俗中含雅,具有一种雅俗共赏的效果。同样,受到欢迎的雅文化,也雅中有俗,含有俗的基因。由于人的鉴赏心理是立体的、多层次的,“雅”士也会欣赏通俗作品,“俗”人也会浏览高雅作品,关键是这些作品都应是有品位的“茶壶”,而非臭气四溢的“夜壶”。金庸的武侠小说,开始多被视为俗书、闲书,但由于它俗中含雅,富有历史人文的“品位”,终被视为雅俗共赏的杰作,成为我国现代文坛上一把靓丽的“茶壶”。

由此可见,通俗 与“三俗”是两股道上跑的车,绝不可把它们一“壶”煮。社会上之所以会出现把“夜壶”当“茶壶”的现象,除了有关作者的炮制外,也由于某些媒体平台的恶炒。1949年之前上海有不少小报就以“三俗”为能事,经常炮制和渲染一些“花边新闻”,用“近于诲淫诲盗的材料,迎合一般卑下的心理”(邹韬奋语)。这种恶俗的做法,使小报在过去成为一种特有的低级格调的代名词。邹韬奋当时在办《生活》周刊,针锋相对地提出要“以有趣味、有价值”作为取舍稿件的标准。“有趣味”,并非是“肉麻当有趣”,而是那些群众关心、乐于被人接受的东西。“有价值”,则要求文章内容有助于读者“进德修业”,思想向上。

今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体的形式和平台远较过去多,影响更大,更应坚守职业操守,重视选择有趣味、有价值的材料,不恶炒那些又黄又黑又灰的“三俗”东西。面向公众的平台,热衷于把“夜壶”当作“茶壶”推销,是一种“违法失德”,必须加以整顿清除。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