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美国与欧洲五国就数字税达成妥协 美联储高层官员被限制买卖证券 《中国联合国合作立场文件》发布 美国高超音速武器试验再次失败
第7版:国际新闻 2021-10-23
恶意炒作中国反而放大自身尴尬

美国高超音速武器试验再次失败

美军测试高超音速弹体

雷神公司研发的吸气式高超音速导弹 图GJ

美国军方高超音速武器项目测试21日先胜后败,令美媒在短暂欣喜后陷入一片沉默和惋惜。由于美媒此前恶意炒作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发展,反而放大了此次测试失败后的尴尬。

同时,由于美国总统拜登20日刚就中国相关技术进展表示关切,此次测试失败后,美军相关项目进展很可能得到白宫和国会更多关注和支持。

美国军方松了口气

20日,拜登登上“空军一号”专机,前往家乡宾夕法尼亚州兜售大基建计划。

尽管在国会重重阻击下,该计划从4万亿美元缩水至1万亿美元,但前景依然堪忧。为此,拜登不无动情地在这片北美工业之土上追忆往昔,还煽动性地向听众提了个问题——乡亲们,你们知道中国正在建造的高铁有多快吗?

有多少听众被打动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五角大楼不在此列。

21日,五角大楼声称当天成功对高超音速武器组件进行了三项新测试,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声明称,这些测试成功“展示了先进的高超音速技术、能力和在现实操作环境下的原型系统”,相关组件将于2022年投入美国高超音速导弹系统使用中。

这样的进展,无疑让最近倍感压力的美国军方松了一口气。

拜登亲自表示“关切”

去年年初以来,美国积极发展高超音速武器,作为“瞬间全球打击”计划的一部分。然而,美国没想到自己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进度逐渐被中俄等国追上甚至反超。

另一方面,西方媒体近来密集炒作中国今夏的高超音速武器试射展现了惊人进步,甚至有匿名“知情人士”煞有介事地称“不知道中国人怎么办到的”。尽管中国外交部门多次否认试射,但美国媒体及其信众似乎已选择性失聪。从国防部长到战区司令,从国会议员到各色专家,纷纷表示担忧或不安。

20日在“空军一号”上,拜登也亲自对中国相关项目进展表示“关切”。白宫发言人普萨基也说,白宫已通过外交渠道对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技术提出关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重申,有关中国今夏进行两次高超音速导弹试射的报道不实,那只是例行航天器试验,用于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

“先胜后败”着急上火

高超音速武器是各方都在研发的新概念武器,其飞行速度至少超过音速五倍,即每小时6200公里,现行防空反导系统几乎不可能防御。

本月初,俄罗斯在核潜艇上成功试射高超音速导弹,标志着这种武器距离实战化又进了一步。而美军同期试验却归于失败,让始终谋求绝对技术优势和全球军事霸权的美国如鲠在喉。

于是,美国近期加速高超音速武器研发试验,虽取得不少进展,但最新结果表明,五角大楼高兴得还是太早。

五角大楼21日的声明证实,在另一项测试中一枚携带高超音速武器的助推火箭发射失败。虽然没有披露更多细节,但在4月和7月两次失败的测试中,原因疑似也与点火相关。

进度如此波折,也难怪华盛顿着急上火。毕竟,炒作外界威胁向国会要钱虽好,可投入大笔美元后长期无果也不好交代。

更重要的是,别国高超音速武器的进展,让美国引以为傲的反导系统有沦为摆设的可能。这不仅因为新概念武器的高速,更因为美国传统的反导系统主要针对北极弹道,对南几乎不设防。

种种反应值得警惕

此外,美国的种种反应也值得警惕。

首先,美国内部已有战略分析人士出面,一边给媒体炒作的“中国奇迹”降温,一边又鼓动拜登政府重整战略威慑力量,继续强化美国海陆空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

其次,美国一直想突破美俄《中导条约》束缚,以便在亚太地区部署中程导弹。一些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射方式与中程导弹高度相似,美国有可能以此为借口再次寻求“退约”,将给全球军控与核裁军造成沉重打击。

本报记者 杨一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