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参加“海上联合-2021”演习的中俄舰艇首次同时通过津轻海峡。该海峡被日本本州岛与北海道夹持,按国际惯例,若日本采取12海里领海宽度,则会完全覆盖津轻海峡,奇怪的是,日本却没这样做,让这一海峡的中央水道国际化,这究竟有什么奥妙呢?
日本在1977年颁布的《领海法》里,将津轻等5处被日本领土所涉及的海峡(水道)作为“特定海域”,只从海岸线外延3海里的领海权益,“促进重要海峡自由通航”。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日本国内法,中俄海军通过的津轻海峡航道,处于适用航行和飞越自由制度的国际水道,各国舰船均享有正常通过权利。
向来在海洋问题上“锱铢必较”的日本,为何“大气”了?日本所说的5个“特定海域”,专指宗谷、津轻、大隅海峡以及日本所谓的“对马海峡东水道和西水道”(中方习惯称“西部海峡”和“对马海峡”)。这5处通道对日本乃至亚太而言都十分重要,像大隅海峡位于中国上海港和宁波港的正东方向,是中国船只进入太平洋的最短通路,而津轻海峡是日本拱卫北海道首府函馆与本州岛北部重镇青森的关键,二战前日本曾专门修建津轻要塞。但冷战爆发后,日本变成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桥头堡,日本港口和海域成了美军“乐园”。尤其美苏展开核竞赛后,见识过原子弹威力的日本人坚决反对美国在日部署搭载核弹头的导弹、战机,也反对美国将核动力舰艇停泊日本港口。1954年日本“第五福龙丸”号渔船遭美国核试验降尘沾染后,日本民众对美国核武器的反感更强烈了。
面对舆情,被美国左右的日本政府却奉行“阴阳政策”,在1968年提出“无核三原则”前,就于1960年同美国修订《日美安保条约》,其中保证美国核动力舰艇通过日本领海作为重要条款写入密约部分。1967年,佐藤荣作政府同意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进入日本港口,导致随后爆发“反核进港”运动,成为导致佐藤内阁下台的重要原因。1975年,著名港市神户的议会通过决议,禁止任何携带核武器的舰艇入港,由于美军拒绝保证不在舰艇上部署核武器,相关决议等于拒绝美国军舰继续使用神户港。这一方案迅速被日本国内反战反核团体命名为“神户方案”,并推广到日本各地。时至今日,日本有343个城市发表“无核宣言”,借此阻止美舰进入本地。
这一自下而上的反核运动彻底震慑了驻日美军和日本政府,惊慌失措的日本政客为避免美国的不满,干脆选择修改法律,即通过让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大隅海峡及日本所谓的“对马海峡东水道和西水道”成为公海自由通航航道的方式,从而保证美军在东北亚的战略机动“自由权”,特别是堵塞了本国民众和地方政府试图通过立法来阻止美国“涉核舰艇”从这些水域通过的可能。
由此可见,津轻等海峡成为适用航行自由制度的国际水道,根本不是日本宣称的所谓“促进重要海峡自由通航”,而是单纯要满足美国的战略利益,破坏日本民众反战义举而已。 白孟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