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昨晚8时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大学校长论坛上,有位特殊的嘉宾。94岁的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来了。在这场围绕着“开放科学”的“头脑风暴”里,老人听得格外入神,近90分钟的“上半场”结束后,在旁人“您已经很累了,该去休息了”的提醒下,才意犹未尽地离开。要知道,今天一天,叶叔华行程满满——上午要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下午则将在莫比乌斯论坛的线下专场贡献“中国智慧”。
“当前,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重大疫情和疾病等挑战。作为科学重镇和学术纽带的大学,应该在信息、数据和科学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上有所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的在线演讲一下子吸引了叶叔华,她坐直身子看着大屏幕,仔细听着。对于开放数据的模式,龚旗煌提出了三点建议:尊重差异性,制定公开、透明、平等、包容的规则,以及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听到这,叶叔华频频点头。
事实上,叶叔华自己就是位大力提倡国际合作的科学家,对“开放科学”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在她的努力下,中国天文界与国际天文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交流。上世纪80年代,她积极组织全国力量参与“国际地球自转联测”项目,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在叶叔华担任第20届和第21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期间,她抓住时机,与各国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合作观测与研究项目,不断提升我国天文事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或许,大学校长论坛里最让老人感兴趣的,还是“老本行”。中科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介绍了学校建设的大科学装置: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它能模拟国际上最多的九大类空间环境因素,包括真空、粒子辐照、电磁辐射、原子氧、分子污染等。”在韩杰才看来,当前的重大科学发现,越来越依赖于开放共享的大科学装置,大家共同协作,大大促进了学术交流和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
中场茶歇时,老人悄悄退场,但很快被眼尖的媒体围住了。“数据开放上有一些不对等,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不是大学里的人,大学的情况我不敢说。”叶叔华保持着作为科学家的严谨。她提到了上海天文台也参与的世界首张黑洞照片,“这就是一项全球性的合作,说明基础研究还是需要大家的协同。”
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举办地,离上海天文馆不远。这座天文科学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场所由提议、蓝图到拔地而起,与叶叔华的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说起上海天文馆,老人笑得很灿烂,“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欢迎年轻学生来天文馆。”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