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新书速递 守护“人民的财产” 致敬“钢七连”血战长津湖 反诗意命题的探索之路 《情诗简史》:以古典方式优雅表达爱
第10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1-11-07

反诗意命题的探索之路

——《帕男诗选集》读后

◆曾凡华

只要看看《帕男诗选集》的目录,便能得出这样一个印象——“缺乏诗意”;但在读完他的整部诗集之后,我才发现他是在有意而为之——即以一种诗的献身精神,走一条筚路蓝缕的探索之路——反诗意命题。

从一般意义即传统意义上讲,所谓“诗意”,便是“给人以美感的意境”。乍一看,中国象征派诗人帕男大多数诗的命题,无论从词的感觉或语体的色彩上,多无“一般意义上”的“美感的意境”;因为诗的命题,通常会传达出诗人对所要表达的客观诗体所采取的一种态度、一种情调,而帕男却逆向而行,以看似随意摘取的、直叙式的、有时甚至是错乱的、佶屈聱牙的语词组合,来命名一首诗的题目。老实说,对我这样的读者,其第一感觉是不佳的。这使我想起了法国诗人夏尔·波特莱尔以及他的象征主义诗集《恶之花》。

象征主义强调以“科学的精神”追求更精确的描写与纯客观的分析,而作为现代派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的波特莱尔,正是这一艺术主张的忠实执行者。波特莱尔“由恶求善、从病态中发现美”的反潮流诗写作,影响了一代一代诗写作的接力者。我个人认为,帕男便是其中之一。

帕男的“反诗意命题”(也许是我强加给他的)诗歌创作的探索是有收获的,如《鱼的舞台不在岸上》《一棵倒下的榕树》《在一种声音的召唤下起舞》等。

象征派诗人曾断言灵魂与充血有某种联系;同时还断言“诗人是时刻都拥有童真的天才,天才人物的神经是坚强的,靠感觉控制全身……”但也不否认“理性在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帕男的许多诗似印证了这种认识。他在诗中也承认“激情还可以燃烧很长时间”;同时也感觉到“一片清新的磨难之后”,“好多结果都不是我的本意”。

帕男以象征性的《比目鱼》《一把沉默寡言的锄头》等颇具象征意味的诗,坦言自己“这些年我过的日子比鹿还要紧张”。帕男也是在苦苦寻觅诗的灵感的,灵感一动,有些词汇与语感会下意识跳出来,这是指内在的韵律而言;而意境的闪现也如雷雨云的积撞一样,进入古城,突然发现“每一个角落 都堆放着诗句”……而当他发现“弦声在时间之外”的现代“洋人街”,“鸟是这个古城惟一不需要签证的”,他感叹:“风来雨去的古城 一如既住地保持诗人的姿态”;这里,“鸟”是他选用的象征物。

我得承认,读帕男的诗,是一个艰涩的过程。我感觉帕男的诗写得很苦很艰难,写了几十年,写成这样,难能可贵。

帕男的诗有深度,有一种历史的冷峻感;正如他诗所言:“历史的冷峻 如同旧时衙门的石狮子”。帕男的诗有硬度,有一种金属的锋利感;他一贯的硬朗深沉,在这部诗集里得到又一次确认。每首诗虽说不上精心结撰、刻意求工却都刚健沉实,有一种力透纸背的锐利。看得出来,他在诗创作的艰难探索中,仍保留了内心的省察与自我反思;他将自己内心深处纠结不开的冲突与骚动,一一诉诸诗中;可以说他是以一种自我陶醉式的雄辩力,在中国新诗的高地上冲锋陷阵。

帕男也不缺诗的敏感度,选集中的许多诗,能直探尘世生活的真髓,尽管是以象征主义的方式来曲以表达,这也是值得尊重的。

帕男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拿来主义者,对东西方的现代诗多有研究,甚至也从日本的俳句中汲取营养,在他的一些精短小诗中,一个意象表示一个思想、一种感情。其造句也是讲究而奇特的:如“隐于夜 离欲望的城市远点”,似有一种顾城式的灵动、“希腊式的硬朗”。

英国意象派诗人T.E.休姆要求“诗要绝对精确地呈现,不要冗词赘语……”而法国象征派诗人庞德却认为“诗艺的最终成就是‘美’”但也“不带说教……”帕男对二者的意旨,是心领神会的,其“反诗意命题”的探索,也是有底气的。他一反意象流派诗歌“软”与“柔”,试图以自己的诗歌实践,竖起“刚劲”“深刻”之旗,这种“攻艰不畏难”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鼓励的,尽管有些操之过“激”。

总体上来说,在诗歌艺术的所有努力中,帕男称得上是一位勇敢的探索者,也是诗美力量的辛苦耕耘者。

(《帕男诗选集》,团结出版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