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紫砂·梅枝壶 青山不碍白云飞 一盒救命的火柴 藏书印章战友情 牧童放牛图
第20版:民间收藏 2021-11-19

牧童放牛图

◆王士雄

每逢牛年,我总会将一幅《牧童放牛》挂上墙头,这是德高望重的方增先大师的佳作。

记得1988年7月初,我们来到南京西路的上海美术馆,经画家林鹏、江彦引荐,我有幸认识了方增先馆长,他个头不高,为人厚道,那年头,展馆还很简陋,办公室像个小密罐似的,我说明来意,谋划邀请12位沪上名家创作一本挂历,唐云画蛇、程十发的羊、沈柔坚添鸡、刘旦宅绘马、吴青霞戏鼠……,他一听,不假思索,欣然笑答:“我来幅牛吧!”

方老师是我仰慕的画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粒粒皆辛苦》、六十年代《说红书》、七十年代《孔乙己》等作品已独树一帜,名扬四方,他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丰富多元,为时代留下了思想的启迪,鲜活的记忆。就这幅牛图而言,方老师借画抒情,以简练、概括的表现手法,融合西方结构素描法和中国传统水墨画,将自己的童年和童趣融入其中,画面中的两头牛相斗嬉戏,外形突出了圆润的曲线和丰满的体姿,讨喜的表情,烘托出喜庆的氛围。

说起画中斗牛,方老师兴奋不已,毕竟亲力亲为,叙述绘声绘色:画面上两头牛,雄壮有力,目光炯炯,一头低头扬角,步步紧逼;另一头发出“哞”声,吼声震撼,毫无畏惧。时而挥角相击,时而四蹄扬起,时而用头猛抵,双方你进我退,旗鼓相当,那场面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哦,只见那头黄斑牛,不知要耍什么花招,突然绕起圈儿来,这一招,弄得另一头白斑牛十分被动,疲于奔转,气喘吁吁,渐渐被甩在后面,狡猾的黄斑牛运用“消耗”战术,弄得白斑牛晕头转向,逐步消磨体能,蓦然间,黄斑牛长啸一声,突奔白斑牛身后,顶住了它的屁股,迫使对方落荒而逃,黄斑牛洋洋自喜,更显牛气冲天,昂首前行。

瞧,遮天蔽日的山坡树丛,与留白构成反差,墨色淋漓,两位放牛娃那副神态,那个场景,一位举帽呐喊,惊叫不断;一位目不转睛,看得发呆,尽显淘气、活泼、欢乐,充满乡野情调,可谓匠心独运。方老师寥寥数笔,自我调侃,将牧童天真烂漫付诸笔端,留下一副妙趣横生的杰作。

若干天后,我再次拜访,正好见到方老师端详画作,似觉得还需添点什么?突然,灵感一动,一段飘逸流畅的书法一挥而就。

我知晓他父亲是乡村教师,三岁在外婆家住读《芥子园画谱》《点石斋画报》等,少年时爱上古典文学,阅读《唐诗》《古文观止》等,文学功底十分了得。这次真情流露,图文并茂,相映成趣。听说,我爱人属牛,他笑了笑:“喜欢就留作纪念吧!”

方老师天资聪慧,勤奋钻研,才华横溢,他的成就与贡献已为世人所公认,是中国当代杰出的现实主义人物画家,“新浙派人物画”奠基人和领军者,曾任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画院院长等,2013年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2019年12月,88岁的方老师因病辞世。如今睹物思人,丝丝感伤萦绕心头,斯人已逝,德业长存,师者之风,山高水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在纪念方增先老师的《心香百缕念吾师》一文中写道:方老师是一个平凡农民的儿子,在他身上,既葆有着质朴纯正、顽强坚韧的天性,又历练修为成了一位超凡的艺术家所具有的执着、勇敢、仁爱,富有创造智慧的特有品格,这使他成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中国艺术家和后辈们学习的榜样。我深有同感!以牛入画,艺心同音;德艺双馨,精神永恒。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