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紫砂·梅枝壶 青山不碍白云飞 一盒救命的火柴 藏书印章战友情 牧童放牛图
第20版:民间收藏 2021-11-19

青山不碍白云飞

朱白云先生的瓷画作品

◆海 青

走进金山万寿寺“朱白云艺术馆”,入口处有一幅大型工笔画引人注目。画面主体是一幢红色的釆用积墨勾线法层层渲染的上海石库门建筑,掩映在一株用传统工笔花卉技法绘就的白玉兰花树之间。这栋石库门建筑就是著名的一大会址,而作为上海市市花的白玉兰则象征着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画作取名《源》,意味着“饮水思源”,这幅作品立意深远,富有内涵,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彰显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和才情。

曾任金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书画专职教师的朱白云是海派花鸟画大师江寒汀的第三代传人,他12岁入房介复先生之门,接受严格的艺术训练,1983年首次举办个人画展。在他的珍藏中,有一幅南汇百岁老人苏局仙写给他的书作,从落款看,这幅作品写于1982年,彼时朱白云25岁,正值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年纪。苏老在题诗中对才气初露的年轻人颇多赞许:“画师自有余情在,写出几枝未带霜。白云作画未久,已经形似而近于神,来日成就未可限量。”这位年轻画师后来果然没有辜负苏老当年对他的厚望,他的作品多次在画展中获奖。在他的陶瓷绘画系列作品中,他把水墨艺术的写意性与陶瓷工艺的装饰性完美结合,由于陶瓷材料的特殊性,绘画的笔墨既不宜过分恣意又不宜过分严谨,如何把握写意性与装饰性之间的分寸考验着画家的功底和才气。

创作之余,朱白云长年致力于书画普及和艺术教育传播工作,先后编著了《画梅菊十招》《画翎毛十招》《百鸟画谱》《写意花鸟画技法》等书籍。多年来,他游走于传统与现代、工笔与写意、书画与工艺、创作与教育之间,游刃有余地展现了他融会贯通的艺术造诣和丰富全面的创作才能。如果把人生的艺术之旅比作绵延起伏的青山,那么不断攀登一座又一座山峰就是艺术家一生的探索和追求。青山常在,白云飞翔,青山不碍白云飞。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