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曼独自出席记者会 本版图片GJ
美日韩副外长级会谈17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可原定于会后举行的三方联合记者会却因日韩在争议岛屿(日本称“竹岛”,韩国称“独岛”)上斗气而临时取消,徒留美国副国务卿舍曼独自面对媒体。
此次会谈曾被外界视为美国展示和加强亚太盟友体系的机会。但分析人士认为,就目前局面来看,美国企图拉拢日韩在东北亚成立“小三边同盟”的设想距离现实恐怕还有不小的差距。
日韩双双缺席
当地时间17日上午,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崔钟健、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和日本外务审议官森健良举行会谈,三方就朝核问题、气候危机、新冠疫情应对等各方关切交换了意见。
可当三个多小时的会谈结束后,原定的三方记者会却不见日韩副外长的身影,只有舍曼单独亮相。
“日韩之间就悬而未决的问题存在分歧,但与此次副外长会议无关。”舍曼在解释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这次会谈是友好且具有建设性和实质性的。”
尽管舍曼没有挑明分歧的具体所指,但随后日韩方面还是公开道出了其中缘由。
日本驻美大使馆表示,韩国警察厅长16日登上了两国间存在领土争议的竹岛(韩国称“独岛”),日本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是不合适的。”韩国方面则认为,考虑到韩美日副外长会谈的重要性,韩方同意美方单独会见记者并公布会谈结果。
美国一厢情愿
在一些媒体看来,这一外交史上的罕见一幕,“让试图拉拢盟友对抗中国的美国颜面扫地”。
舍曼透露,美日韩三方在此次会谈中讨论了如南海所谓“航行和飞越自由”,推进民主价值观和人权等议题。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日关系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蔡亮认为,美国拉拢日韩成立多边同盟以面对中国的想法过于一厢情愿,这背后则受多重因素牵制。
其一,韩国自身顾虑太多,这其中不仅包括它与日本的矛盾,还有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叠加,导致韩国不可能和日本一样同美国进行战略捆绑;其二,民调不断下滑的拜登政府已因诸多国内事务而焦头烂额,此刻撮合日韩或已有心无力。
蔡亮表示,美日韩三方之间问题的旷日持久,以及美国国内政情的变化都会影响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继续推进“小三边同盟”的实际效果。
恩怨短期难解
美日韩三国媒体普遍认为,取消联合记者会暴露出日韩关系的尖锐对立。
对此,蔡亮指出,日韩之间存在着与历史恩怨有关的两个问题,一是历史认识问题,二是领土问题,具体涉及慰安妇、强征劳工和岛屿争端等方面,这些“心结”无疑让两国之间的关系跌宕起伏。
“日韩围绕争议岛屿出现分歧,对两国来说都与极为敏感的领土主权问题挂钩,因此谁都不会让步。”蔡亮表示,日韩之间的新仇旧怨在短期内恐难以调和,双方已出现严重的“互信赤字”。“此刻日韩不急,急的是美国,而美方对此次谈判结果的积极评价,也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