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远方的客人”来上海,说明了什么? 追星须理性,法律底线不容触犯 青头潜鸭 千分之一的遇见
第4版:上海新闻 2021-12-07

“远方的客人”来上海,说明了什么?

被称为“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在鸟界的“江湖地位”不言而喻。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汤臣栋介绍,青头潜鸭数量稀少,2020年冬季的最新调查数据为1500只,比大熊猫的数量还要稀少,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今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后,青头潜鸭被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这种鸟类的境内繁殖地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地区,境外繁殖地在俄罗斯、蒙古等国,越冬地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也有记录。”汤臣栋说,“它对于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挑剔,喜欢有开阔水面的湖泊沼泽,还喜欢下潜,水深至少50厘米以上,一般要达1.2米至1.5米。此外,丰富的食物和较少的人为干扰,也是吸引青头潜鸭的关键。”

相关资料显示,青头潜鸭并非首次现身上海,2013年开始,在横沙东滩、宝钢水库、崇明东滩都曾记录到它的身影。近几年临港新片区南汇东滩的记录非常稳定。汤臣栋表示,青头潜鸭一直有零星观测记录,初步判断它们每年都会来上海:“虽然不是首次来沪,但连续几年它们都不请自来,说明在快速城市化中,科学地规划、保留河湖湿地沼泽,对鸟类栖息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例如,崇明东滩湿地生态修复之后,形成了大量水面和湿地,越冬小天鹅的数量连年创新高,今年更达到了844只,这就是湿地保护保育的成功案例。”

汤臣栋说,被国际鸟盟认定为“国际重要鸟区”的南汇东滩,对生态的意义与崇明东滩相差无几。青头潜鸭在此现身,说明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做到“人鸟和谐”还是有可能的。这也提醒政府部门,开发中要科学规划河湖湿地,因势利导保留水环境功能,优化自然保护地布局,解决鸟类栖息问题,履行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珍贵的客人’近悦远来,体现了城市发展的生机活力,凸显出生态绿色发展的底色。当你站在湿地边,看到身畔小天鹅、雁鸭环绕飞舞的壮观景象,是真会被震撼到流泪的。”汤臣栋这么说。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