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大数据  好好用  不滥用 中信保为企业出海送上“护身符”
第13版:新民财经 2021-12-18

大数据 好好用 不滥用

谈璎

精准的用户大数据是座宝藏,用好了事半功倍,用歪了隐患重重。

不知不觉中,传统企业的“变身”来得猝不及防。不要小看那些走过了至少数十年风风雨雨历程的“老”企业,人家有定力有坚守,用心挖掘总能发现潜力。比如国家电网旗下的电力企业,主业围绕着电展开,却跟大数据有着不解之缘。在社会管理方面,住房空置率的数据统计历来属于老大难,用传统方式抽样调查,不仅成本奇高,准确率也未必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在电力企业这里,完美得到解决方案,而且能实时监测,成本几乎为零。奥秘在于居民住户的用电量,房子有没有人住,智能电表最清楚,远程抄表数据一目了然。

举个例子,牛年春节假期国家提倡“就地过年”,上海电力公布的电力大数据显示:上海居民日均空房数比上一年春节少了32万户,降幅约8.76%,说明市民积极响应;同时近郊度假游火爆,“就地不宅家”,近郊酒店、民宿用电量明显上升,充电桩使用数据翻倍涨,绿色出行成为新亮点;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主要文化场所用电量上升;春节长假经济活跃,上海全社会总用电量同比增长。

就像股市里的成交量不会骗人,用真金实银堆出来的消费数据,跟某些企业靠花里胡哨包装或刷单做出来的数据比,靠谱得不是一点点。

过度使用用户数据的做法则值得警惕,必须对此加强监管。比如,用手机在网上刚刚搜索了什么感兴趣的消费内容,或者提到什么菜好吃,各路电商马上精准推送商户广告,仿佛拥有读心术般的超能力。想来应该是个人的搜索等敏感数据被不当使用或者转手倒卖了。这目前可能还算监管尚未覆盖到的灰色地带,在消费者本人并没有授权允许的情况下,存在滥用数据之嫌,拥有这些数据的企业是负有责任的。

对于数据滥用的危害性,我们才领略了冰山一角。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可怕的不是它记得你去年甚至几年前的今天买过什么,而是能预测出明年此时你想买什么——它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所以,用好大数据,是社会之福,而对所掌握的大数据不负责任地滥用并侵犯了用户隐私的做法,不能听之任之,要规范约束起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