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本月沪牌最低成交价90900元 上海2022年兵役登记和应征报名启动 博物馆礼仪先从家长抓起 高速未现大面积拥堵 至尊园·静园即日起正式启用“墓位找寻电子导航系统” 市民互相提醒戴好口罩
第5版:上海新闻 2021-12-18
冬至祭扫高峰首日现场目击,人流量为去年同期一半

市民互相提醒戴好口罩

今晨7时半,上海火车站附近的恒丰路上,市民带着鲜花坐上开往嘉定松鹤墓园的扫墓专线班车 杨建正 摄

本报讯(记者 李一能)今天是冬至祭扫高峰首日,从今起到正冬至的4天内,市民前往本市各墓园祭扫需要提前预约。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奉贤区的上海滨海古园,发现相比去年同期,人流量明显减少。据分析,可能是之前的建议分流和鼓励移风易俗的宣传起到了作用。对于防疫工作,前来祭扫市民也是非常配合,即便祭扫活动都是在室外,基本人人都戴着口罩,还会相互提醒。

上午8时30分,记者来到滨海古园,发现道路上的车辆比往年少了很多。以往不论是清明还是冬至,这个时间段通向墓园的主干道早就开始拥堵,甚至要采取临时封闭绕行措施,但今天上午这条道路车流很少,没有遇到任何堵车和排队,很顺利就来到了墓园正门。入口处,入园市民需要出示健康码与预约码,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则可以通过现场登记进入墓园。截至上午10时,入园人流量为7256人次,是同期14614人次的一半左右,降幅非常明显。

由于近期防疫形势严峻,即使祭扫活动都是在室外,市民都非常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几乎所有人都戴好了口罩,偶尔看到有人把口罩拉下透透气,也立即能听到市民互相提醒:“口罩戴戴好。”另一个明显的改变是,自带鲜花的市民明显增多。近年来上海墓园提倡无烟祭扫,禁止在墓园焚烧锡箔等祭祀用品,滨海古园就推出了锡箔换鲜花的服务,去年还能看到有市民前来换鲜花,而今年就很少,大部分市民都提前准备了鲜花,已然改变了烧锡箔的祭扫习俗。

上海滨海古园副总经理徐可业告诉记者,今年冬至为应对疫情,相关部门一直在引导市民分流祭扫。墓园方面则提前设置了高峰班车,从预约情况来看,除了落葬等“刚需”,其他祭扫活动出现了明显的分流。此外,近年来一直在倡导的“远程祭扫”与“代客祭扫”,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民的祭扫习惯。如今,市民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祭扫行程规划,并支持移风易俗避免人流聚集带来防疫隐患,经过2年的宣传倡导,这样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从12月1日至17日,全市54家经营性公墓(骨灰堂)现场接待祭扫市民50.58万人,车辆9.95万辆,落葬5034穴,网络祭扫6444人次,代客祭扫104户。截至今天上午10时,全市54家经营性公墓(骨灰堂)已现场接待祭扫市民6.17万人,车辆1.24万辆,落葬746穴,网络祭扫245人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