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广告 用“云闪付”消费 赢新民晚报订报卡和迪士尼门票 率先推出“先安居后乐业”政策 取下最后一块铭牌 珍藏一段历史 24户居民告别用气难 若爆管抢修人员一小时内到场
第6版:上海新闻 2021-12-24

24户居民告别用气难

共和新路街道燃气管线改造补齐最后一块“拼图”

有了煤气后,居民开心地说烧出来的菜香喷喷的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盼了这么多年终于通了,有了煤气后,烧出来的菜香喷喷的,好吃得不得了!”昨天,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沪太路807弄1号楼4至6层的24户居民,实现“管道燃气梦”,居民潘阿姨吃着刚烧好的菜,脸上乐开了花。奔跑了30年的“通气之路”走到终点,也为街道燃气管线改造补齐了最后一块“拼图”。

煤气罐扛不动

沪太路807弄1号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4至6层原系普陀区粮食局汽车队、上海振新电梯厂、上海铁路通信工厂3方合建的职工宿舍,原设计并不包含管道燃气。在1995年开始按公有住房办理出售后,现居住24户居民,大部分是和潘阿姨差不多年纪的老年人。

“安装管道燃气的呼声一直很高,楼里没有电梯,居民年纪也都大了,煤气罐扛不动了。”永乐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舜瑾说,为沪太路807弄1号楼的居民通上管道燃气,一直以来都是街道和居委的一桩“心事”,30年来,多方奔走过多次,但因产权复杂、气源较远、管线铺设费用过高、违法搭建等多种原因,管道燃气一直通不了。

找到更近气源

据街道平安办工作人员介绍,作为一个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三跨三分离”项目,区信访办等各部门、单位对此高度重视,“大家都觉得开通煤气是件大好事,但苦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气源,找了两次都因距离远、耗费资金大而搁浅,毕竟平摊到每户要花费上万元,居民负担重。”

今年3月,807弄1号楼4至6层燃气开通问题再次被提上议程。为最大限度减轻居民负担,由区委政法委牵头筹措资金,决定由政府托底承担燃气工程费用。同时,随着燃气技术的日趋成熟,市北燃气公司也找到了更近的气源,北方集团物业配合改造公共区域,在街道的协调下,将工程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最终,每户居民只需承担1500元的楼道改造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