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如
杭城偌多饮茶处,几经探访甄选后还是最爱永福寺。说起跟永福的缘分,其实要感谢灵隐,两个寺离得忒近,都是名刹,香火当以灵隐为盛,但论灵秀雅致还是永福寺更胜一筹。永福寺自有一种脱俗之气,他处难及。每多行几步,经丘寻壑,野径幽花,松竹交映,更出尘世几层。
因为酷爱去永福寺喝茶。屡屡被我当成开门钥匙的昌月师傅甚周到地问我,你是来我这里喝茶,还是去茶院喝茶?我毫不委婉地回答,我要去茶院,去你的办公室只能看你,去茶院能看山。昌月师傅好脾气地哈哈哈……
永福寺的福泉茶院在半山,行步至此,青冥入眼,峦霭浮浮,林铺湿翠,浅绿娇青,悦目澄心,起风时室外微微凉,手捧一杯热茶,所谓知己清欢,浮世所求,不过如此。
这里说的是春夏之景,如果愿意走得更深入一些,或者是来得季节更晚一些,你会发现霜红雾紫,枫林叠翠之美,看露湿红新,点缀成林,对应上李煜的:“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更觉情意深远。
永福寺当真是钱塘第一福地,最难得是它新建之后的园林造景,倚山借势,深具和寂之美。这般审美是有别于他处的高明。
如今永福寺开了咖啡馆,名唤“慈杯”,我兴致勃勃地去打卡,发现花生拿铁口感醇厚,意外地好喝,我举着咖啡去和昌月师傅喝茶,打趣他说,举着咖啡来喝茶,算不算砸场子?他笑说不算,都是永福寺的。我暗暗点赞,圆融也是智慧。话说,慈杯的纸杯做得格外精细,用的是敦煌壁画的素材,飞天献花,甘露惠泽世人,方为永福。
月真师所书“慈杯”二字也清健俊丽,我一直倾心月真师的字,观之每每联想起苏东坡赞道潜师的话:“诗句清绝,无一点蔬笋气。”——比起市面上那些所谓名家的“书法”,我觉得月真师的字,拯救了我的眼睛。大和尚是很有趣的,永福寺的法物流通处,有一款纸团扇,上书五个字:“还是空调好”,笑到我拊掌叫绝,高呼着夏天一定要买来送人。
永福寺于我而言,是礼佛、饮茶、就餐一体化的佳处。素食馆的素面已经很不错,臭豆腐更是一绝。喜欢跟念顺师一起吃饭,因为他性格平和,和蔼可亲,更因为他不动声色地深谙饮馔之道。
爱吃的人和懂吃的人在一起吃饭是非常愉快的,我们都能吃出萝卜汤加了迷迭香的妙处,也都很喜欢牛肝菌带一点微微辣的口感,还喜欢方林富山楂糖球带来的快乐。一顿饭吃下来,我们会交换几个眼神,意思是你也觉得不错吧!
我开玩笑说,我要认真写篇文章,把念顺师喜欢的菜都列出来,列一个永福·福泉书院专用的“方丈推荐菜单”,分别标上方丈推荐五颗星、方丈推荐七颗星,以方便大家按图索骥。所以这篇文章,其实是这个缘起。
疫情使得大家闷觉日子难熬,但也有倏忽即逝的错觉。逗留杭城月余,岁寒日暖,穿身而往,长日在前,希望这篇碎碎念当中有些许能让人会心一笑、觉得可用的分享。
青山不老,为雪白头;时莫轻负,与君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