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供水  漏水无水类报修量下降 电力  最多的回复是“平稳” 寒潮中,最需要一股股暖流 羽绒服巧变小靠垫  小学生暖暖过冬天 这里冷,和我们去救助站吧 冰“雪”上海
第4/5版:要闻 2021-12-27
两小时耐心劝说,只为守护他们度过最寒冷的夜

这里冷,和我们去救助站吧

昨晚10时39分,回绝 救助人员送上棉被和泡面,露宿者却回绝了去救助站过夜的邀请

昨晚11时15分,纠结 三番五次几乎劝说成功,却总是“功亏一篑”

0时30分,打包 两名露宿者将行李放上救助车后,自行离开寻找旅馆过夜 本组摄影 记者 孙中钦

今冬首个强寒潮正在袭击申城。在此之前,上海市、区两级民政、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已提前准备,全面启动“气象预警联动机制”,开展针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露宿街头人员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在静安区恒丰路近远景路的一处桥洞下,记者目击了民政、公安救助人员整整用了2小时,终于将三位流浪人员劝说进入室内避寒。

受此次强寒潮影响,本市昨晚的最低气温降至了-2℃。20:00,由市民政局领导带队,市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巡查督导队前往长宁区、静安区的部分路段进行巡查督导,对遇到的个别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民政工作人员都积极劝导,将其送往就近的救助管理机构。对个别坚持不愿前往救助管理机构的,则当场送上御寒衣被、方便面等,并留下印有救助站地址、电话的服务卡。

昨天深夜22时20分,在静安区恒丰路近远景路的桥洞内,记者发现了两张地铺,三名露宿街头的流浪人员正和衣而睡,因为被子单薄,有两人挤在一张地铺里取暖,其中一名还是盲人。而静安区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与属地派出所民警也很快赶到现场,开始对三人进行劝说,希望他们前往救助站过夜。

“今晚寒潮来了,睡在这里冷,和我们去救助站吧。”面对救助人员再三劝说,三人却并不太情愿,他们感谢救助人员的好意,但表示还是习惯在这里过夜。救助人员并不打算放弃,先是送上了棉被和泡面,接着和他们聊起了家常,还是希望三人能够回心转意至少到室内去避寒。

原本以为很快就能完成劝说,结果却变成了一场耐心的“拉锯赛”。三名流浪人员似乎对前往救助站有些顾虑,开始有人上了车,结果又返回桥洞,三番五次几乎劝说成功,却总是“功亏一篑”。而救助人员与民警只能在寒风中继续耐心劝说,一直持续近2个小时,三人终于妥协,愿意把行李先放在救助站保管,自己去找一家旅馆过夜,明天再去取行李。

连日来,依据市民政局等部门要求,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在街面及相关重点地区的巡查力度与巡查频率,扩大了巡查覆盖面,及时救助陷入困境、居无定所、露宿街头等生活无着人员,引导他们自愿到救助机构接受救助。对于露宿街头的失智老人、精神障碍者、危重病人、流浪未成年人等,则进行保护性救助,确保不留死角,不落一人。

近年来,本市积极发挥社区群防群助网络的发现机制作用,鼓励社工、志愿者、夜间保安、环卫工人、公交出租车司机等市民,通过发现报告、街面劝导和提供应急救助服务等方式,一起参与街头救助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市民如在街头发现需要帮助的生活困顿人员,也可拨打公安110、市民热线12345等,为他们提供帮助。

本报记者 李一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