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月明
这两天我看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建议,有蛮多涉及到上海的历史风貌和文化遗产,例如方言、蓝印花布的保护等。当然这很重要,但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看到关于现代化城市治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布局元宇宙等方面的建言献策。因为相对于上海承担的国家使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唯有向前看,向世界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看齐,才能创造真正让国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其实这样的感慨不仅仅来自于代表希望增加上海话报站的提议,更多是看到一些老字号,利用上海人的怀旧情结,反复折腾,但并没有为城市的硬实力、软实力带来实质提升。
比如上海人爱提起曾经家喻户晓的那些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手表……且不说这些工业品牌最终因为没有跟上世界技术迭代的步伐而被淘汰,即便在当时,也仅仅在国内领先而已。比如还在生产的某品牌自行车,不客气地说,现在的工艺还赶不上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一些仍在生产的化妆品、食品品牌,仍然是新瓶装旧酒。即便搞创新也比较草率。比如,把某奶糖加水做成奶茶,在咖啡中加一些“调料”变成所谓创意咖啡……
说到底,没有技术本底和一流创意的加持,打情怀牌是走不长远,至少是走不出上海的。我们看全球一些百年企业,都是潜心攻关、勇于创新,始终走在世界潮流的最前沿。比如100年前做电风扇的通用电器,如今仍然是全球最先进航空发动机唯一唯二的制造商。做了半个世纪咖啡的星巴客,如今以绿色低碳理念走在全球前列。
作为全国的科创中心、高端制造业中心,上海其实有很多可以讲的潮流故事。比如上海是中国的5G之都;上海是世界先进船舶的制造中心,除了30万吨油轮,还能造世界水平的邮轮;上海还是世界先进核电站的制造基地;上汽集团的互联网汽车在泰国、印度成了明星。在好用好玩的方面,波客城市等互联网企业的游戏已经是全球无数人每日的消遣;上海一批服装设计师品牌已经走进太古里、国金等一流大百货,价格很贵,但照样有大量拥趸。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而当下的上海,需要大讲特讲这样的新上海故事、新上海传奇。这样的故事更励志,这样的故事才可以百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