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冲击世界杯 国足有心无力 艺术家的运动会上线了
第15版:文体新闻 2022-01-28

艺术家的运动会上线了

中华艺术宫体育题材美术作品线上展开幕

陆俨少作品《冰上运动》

华君武漫画《奥运喜讯》

吕蒙版画作品《跳水》

摄影作品《舞剑》

俞云阶的作品《夺冠》

体育从人类劳动中诞生,是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塑造品格、愉悦精神、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艺术是人类智慧与精神的结晶。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近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在官微特别策划推出了“美之飞扬 共筑梦想”体育题材美术作品线上展。展览分为“夺冠硕果”“竞技之美”“全民健身”三大篇章。

线上展的作品来自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和上海中国画院馆藏,不乏丰子恺、陆俨少、俞云阶等名家作品,展出作品的创作时间跨度长达70余年,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漫画、雕塑、民间美术、摄影等,是新中国以来几代艺术家对于体育这一命题的倾情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城市精神,是一批回顾以往、激励当下的佳作。

画笔下的体育之美

“夺冠硕果”篇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阐释中国体育精神,夺冠的喜悦是民族自信的表达也是对体育健儿们的讴歌。1986年俞云阶的作品《夺冠》的灵感来源于1986年汉城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94金高居金牌榜第一。作品表达了画家的内心欢悦,用色大胆强烈,笔墨洒脱,将公鸡夺冠之神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华君武用漫画的形式描绘社会变迁下民众的生活状态。创作于1992年的《奥运喜讯》画面中一对喜得千金的年轻夫妇正满心欢喜地离开妇产医院,从他们的对话中可知,因为近年来中国得奥运金牌的大都是女的,所以爷爷奶奶也想通了,生男生女都一样。画家为作品取名为《奥运喜讯》,隐喻着时代的进步体现。

“竞技之美”篇是艺术家以作品展现体育之美,是体育与艺术的融合“力”与“美”的恰好之处。陆俨少作品《冰上运动》描绘了一位少女正踏着冰刀在冰面上舞蹈,这在当时可称得上是一门颇为冷门的运动项目,但在陆俨少的描画下,少女的身姿飒爽,充满了蓬勃之朝气,似在昭示新中国成立之后,各项事业齐头开展,未来可期。

丰子恺创作的作品《齐心协力》的题诗写道:“风波历尽太阳升,此日中流自在行。舵手英明划手健,齐心协力向光明”。虽然龙舟是一种体育竞技,但它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奋进精神。

吕蒙在1962年创作的版画作品《跳水》中运用了红、绿两种对比色,生动地刻画了海水与卷起的朵朵浪花。海滩上的人们三五成群,在玩水、跳水。海滩上,正跑来两个小孩,姐姐拉着弟弟,沙滩上还留下了他们红色的脚印。作品展现了人们安居乐业,劳逸结合的新中国新景象。

镜头里的全民运动

“全民健身”篇中,校园的操场、弄堂里的乒乓球赛、公园里的舞剑老人等,都是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体育课”运动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市民有了露天健身房”……无不体现出上海这座城市的全民运动意识。

从俞云阶创作于1950年的速写作品《体育课》中可以了解艺术家对于日常生活中校园体育这一素材的关注。

薛宝其的一组摄影作品将镜头对准到了当时的普通市民,体现当代市民体育文化的特点。《呼啦圈》摄于1992年4月,在小弄堂中,街坊邻居围观一位转着呼啦圈的老伯伯,画面其乐融融。从这件作品中可以获悉20世纪90年代初“呼啦圈”运动已普及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中。还有一幅作品,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公园里,几位老人正在舞剑健身。镜头定格了三位老太太半蹲举剑的身姿,一道清晰的阳光自左上角射出,与人物举剑的方向形成呼应,渲染了老人们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地面上,人影、树影交相辉映,公园内一派唯美宁静的景象。1982年六一儿童节,《大战象棋大师》作品拍摄的是几个聚精会神的孩子,他们并排坐着同时挑战象棋老师的场景。每个孩子都严阵以待,认真思考着对战象棋老师的策略,让人不禁感受到现场紧张严肃的交战场景。

体育已成为展示上海城市魅力的重要方面。艺术家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结合点,解读社会,表达他们的赤诚之心。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