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2日 星期日
冰雪遇上浓浓中国年
第16版:创见 2022-02-01

冰雪遇上浓浓中国年

——好设计为冬奥添彩更造福普通民众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制作的奖牌

“飞扬”火炬的科技外衣来自上海

冬奥会会徽 中华汉字

纪念徽章

冰墩墩设计灵感来源于糖葫芦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图片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盟工作室提供)

冬奥会火种灯 中华第一灯

“倒计时系列”徽章

冬奥火炬设计

颁奖花束采用了上海市非遗代表性项目“海派绒线编结技艺”手工制作

北京冬奥会的火种台

琳 恩

编|者|按

北京冬奥会开幕近在咫尺,各方冰雪天团集结完毕,冬奥健儿们整装待发,只等在冰雪中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时刻。而对普通民众来说,除了各项精彩赛事不容错过外,冬奥的各种设计创意也值得细细品味。

从承载着中华汉字博大精深的冬奥会会徽,到可爱萌趣的吉祥物周边,再到高科技与传统文化交织的点火台、火种灯、“飞扬”火炬,及至从城市工业遗产改变而来的首钢滑雪大跳台、象征着顺心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动感性极强的竞赛场馆“冰丝带”,无一不是充满中国元素、辨识度极高,又饱含中国现代设计智慧的佳作。

“设计来自生活,好的设计一定是以生活为模板出发的,是为美好生活服务的。”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张利的话来说,“为比赛设计的‘超人’场馆一定要向常人靠拢。”

张利道出了参与冬奥项目的设计师、文创人的心声,北京冬奥的设计不仅要为赛时设计,也要为赛后设计,秉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让普通百姓也能从中受益。冰雪遇上浓浓中国年,人人都能享受冰雪带来的浪漫和乐趣。

冰雪中绽放中国式浪漫

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2016年,张利团队就开始了张家口赛区的规划设计。在设计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时,他们认为,跳台本身天然的S形赛道曲线在视觉上具有明显识别性,于是便开始寻找与之能够产生契合与关联度的中国文化符号。从椅子的扶手、博古架,到彩云图案、刀剑的剑鞘,张利带着团队一一尝试,“踏破铁鞋”的一番搜寻匹配、比较之后,他们发现,中国文化符号中与S形赛道最契合的就是如意。

如意的柄身是S形,很容易和赛道结合在一起,柄尾部分可以被设计成赛道底部的结束区和观众区,难题在于“柄首”怎么办?由于冬奥会跳台滑雪比赛的顶部出发区从没有设置过大型建筑,张利团队没有现场的经验可以借鉴。为此,他请教了国际雪联竞赛主任瓦尔特·霍费尔,以及设计了上百个世界滑雪锦标赛以上级别赛道的德国赛道设计师汉斯·马丁,并特意阐明设计项目要为赛后、为民众服务的理念。经过斟酌和考量,张利他们在“柄首”位置建造顶峰俱乐部的方案获得专家们的首肯,“雪如意”得以成型。

不只是像“雪如意”这样的大型赛事基建,北京冬奥会会徽,是设计师们从汉字“冬”中找到灵感,将冬季运动的形态、速度和激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剪纸技艺、飘带的柔美多彩结合,让人们第一眼就能从会徽中看出,这场冬奥会是在中国举办的。

北京冬奥会火种台的设计灵感,则来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何尊。设计团队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采用尊的曲线造型、沉稳基座象征“地载万物”;祥云纹路由下而上渐化为雪花,红色丝带飘逸飞舞、环绕向上,与火炬设计和谐统一,象征传统与现代、科技与激情的融合。

而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的火炬“飞扬”,则蕴含着上海制造的“黑科技”。冬奥火炬接力在冬季低温环境中进行,因此,火炬外壳材料既要轻盈,又要适于手握。上海企业和研发团队花费了整整三个月,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其研发成果“聚硅氮烷树脂”,达到了既能够耐温又能够耐火的要求,成就了冰雪之中传递火种的“神器”。

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其最初的设计创意来自一串冰糖葫芦。“冰糖葫芦的糖衣,是液体固化的,固化以后的糖衣外观晶莹剔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冰雪”,“冰墩墩”总设计师曹雪揭秘时表示,他和团队虽然生活在南方,很少亲眼见到雪,但并不影响他们对冰雪和冰雪运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串小吃”的基础上,曹雪和团队不断往里注入新的内容。从熊猫形象到“冰丝带”、五环的颜色,“冰墩墩”在设计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生动立体,经过修改和完善以各种形式表现出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诠释了冰雪中的中国式浪漫。

奥运设计走入百姓生活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设计在提升城市基础建设、提升百姓审美品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何让北京冬奥会的设计造福民众,普惠百姓,设计师和文创工作者同样动足了脑筋。

张利团队在打造“雪如意”时,特意在场馆的设计中增加了供游人慢行的步行桥“冰玉环”。通过“冰玉环”,“雪如意”、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3个场馆被连接起来,观众能从容往返于场馆间,形成独特的冰雪慢行体验。不仅如此,据张利透露,“雪如意”从顶峰到底部,也隐含着一条“游人专属”的徒步线路。在没有比赛的时候,游客可以沿着跳台从山脚爬到山顶,一边漫步,一边观光拍照,实现在跳台中完整连贯的漫游。

而首钢滑雪大跳台则是工业遗产与现代生活互动的典型。作为城市工业遗存,设计团队将此处的冷却塔、冷却池改造成了群明湖景观步道、高线公园,将其升级为融合游览、摄影、娱乐、体育休闲的综合体,使得城市记忆和现代生活并存共舞。

此次冬奥会颁奖花束也得到了各方关注。包括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和橄榄在内的6种寓意美好的花型,正是出自“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上海市级传承人励美丽的创作,被称为“永不凋谢的颁奖花束”。

北京冬奥组委表示,绒线花束不像鲜花束需要从南方种植基地调运鲜花,一方面大大降低了运输和管理的费用,另一方面也方便运动员携带回国、长久保存,既减碳降碳、节俭办奥,又是充满人性化安排。实际上,这种包含非遗手工元素、环保低碳的设计,在生活中得以普及之后,在特殊情况和场景下替代鲜花,减少能源消耗,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事实上,此次上海造币有限公司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作奖牌所炼就的高精尖工艺、积累的经验,以及上海宝冶为建造“雪游龙”赛道而取得的赛道混凝土喷射技术、赛道制冰修冰技术等引领多个中国“首创”的新突破,也都将在日后投入到日常生活的应用之中。

北京冬奥设计不仅让中国式浪漫绽放于冰雪之中,也让冰雪带来的激情与智慧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